浅论康养产业发展
白汉
看到一则随笔里以激情亢奋的文笔,调侃若干中外合作康养项目落地生根,还以战争时作了对比,认为不该让这些项目进来,因为那个国家曾经入侵过,留下罄竹难书的罪恶。如今又要通过康养项目,为他们的老人养老提供方便,是大家都不答应的。
读后觉得这随笔言词过于激烈,似乎是不明真像的议论评说,其信息和观点值得商榷。如果那项目有扶助性质,实属慈善而增加各地康养示范抑或服务设施,当然是好事。改革开放之初,就有许多发达国家给予的援建项目,建成后一直为人民受益,而且成为先进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即使如中外合资项目,引入技术和资金,发展相关服务业,不但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更促进这些行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升级,乃至管理与运营绩效提高呢。如今中国遍地都是的大学毕业生,都在求职找工作,有了这些项目就增加了就业门路,应该是好事吧!只是有人怀疑,认为是坏事,中国有多少老人需要赡养,怎么不管呢。再说啦,为了挣钱也不能去养老鬼子啊。
中国那么多老人,有多少人有经济能力进养老院呢?到那些养老院了解一下收费,再看看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可能就理解了。站在老百姓角度思考,就会明白。没有就业,农村那些靠打工卖粮卖菜卖猪的收入,供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了就失业,那样的老百姓真是雪上加霜啊!
别看那么多招聘和就业项目,比如一些企业招科研助理等,招聘项目很多,只是都感觉缺乏诚意,难说甚至是假的。许多招聘项目发布了,毕业生简历投了过去,连回应都没有。后来从一些侧面得到信息,是按某些要求列的招聘项目,招不招或要不要人,都由企业决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企业裁员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还招聘呢。
如此境况下,如果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抑或真正有外籍人士来养老,一些地理气候和环境适宜的地方,通过康养项目为外籍人士服务,既解决了投资问题,也推动行业发展,还为部分剩余劳力乃至就业者提供了机会,应该是好事啊!
在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的当下,用新时代发展眼光和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衡量,以中外合资合作等方式,利用地理气候和医疗服务发展的优势资源,全方位发展康养产业,解决就业门路,增加民众收入,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供给侧改革值得考虑的一个思路。
如若把一些地方的康养产业,发展得与“菲佣”品牌一样,誉满全球的话,难道不是人民的福气么。何况中华民族有强大的现代医疗做保证,更有适合在康养产业中大有作为,有广阔空间大展宏图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更是康养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把这些资源和优势利用起来,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为建设美好生活助力,实在是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吧!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也是坚持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在建设美好生活中,实现康养产业的助推作用,不失为一项重要策略,也是有着战略意义的谋略啊!
底层民众的思考,也作一家之言,短时分享吧!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