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卷:作品相关]天苑星系团与星脉(上)
星系和星系团:星系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质量系统。典型的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这些恒星等物质全都环绕着质量中心运转。除了单独的恒星和稀薄的星际物质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星系团是相互之间有一定力学联系的十几个、几十个以至成百上千个星系集聚在一起组成的星系集团,其中的每一个星系称为星系团的成员星系,有时候也把成员数目较少(不超过100个)的星系团称为星系群,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便被称为是本星系群。
天苑星系团:天苑星系团是茫茫宇宙众多星系团中的一个,它包括1个超大星系、8个大星系和135个小星系,其超大星系和8个大星系分别是中央星系、东方星系、东南星系、南方星系、西南星系、西方星系、西北星系、北方星系和东北星系。其中,中央星系为巨大椭圆星系,又称天苑星系,位于星系团中央,拥有8万多亿多恒星;另八大星系为漩涡星系,与天苑星系的距离大都在600万光年左右,都拥有3000多亿个恒星;另外135个小型星系为矮椭球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恒星数量大多为5亿-50亿个。中央星系和八大漩涡星系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同组成一个近似于正八边形的形状,中央星系是这个八边形的中心。
星脉:星脉是星系脉管系统的简称,是天苑星系团特有的交通通讯系统。如果把星系看作是一个哺乳动物,那么星脉类似于动物的血管系统;如果把星系看作是一个维管植物,那么星脉类似于维管植物的维管系统。星脉可分为两种:分枝型星脉和联络型星脉;分枝型星脉由星系中央发出,前往星系各个区域并逐级分支;联络型星脉又分为星系间联络型星脉和星系内联络型星脉。分枝型星脉由星系中央发出,首先分出数量不等的一级星脉分支(中央星系有16支一级分枝型星脉、八大漩涡星系各有8支一级分枝型星脉,其他小型星系各有4支一级分枝型星脉),然后每个一级星脉分支再分出数个二级星脉分支,二级星脉分支再分为数个三级星脉分支,三级星脉分支再分为数个四级星脉分支……如此一直分支下去,直到分出十八级分枝型星脉。星系内联络型星脉主要存在于各星系内,与分枝型星脉相辅相成,其数量是分枝型星脉的五倍,主要作用是缩短交通通讯距离。星系间联络型星脉为联络各星系的星脉,主要有24支:中央星系有八支星脉发往8个大型漩涡星系;八大漩涡星系由8条星脉串联成一个八边形;另外,东方星系、南方星系、西方星系和北方星系四大星系由四条星脉串联成一个四边形,东北星系、东南星系、西南星系和西北星系由四条星脉串联成一个四边形;星系间联络型星脉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管道,而是存在着数量极为众多的回旋支脉。此外,九大星系也有星系间联络型星脉发往135个小型星系。各个星系的分枝型星脉再加上数量更为繁杂的联络型星脉,共同形成极其复杂的星脉网络,并分布于每个星系中的每一个恒星系统。星脉如同是大树由主干分出枝干、并一级一级分支下去直到形成一条条细枝供养每一片叶子;也如同是血管由大血管一级一级分支下去、直到形成一个个微型血管滋补每一个细胞;也如同河流由大河一级一级分支下去直到形成一条条小河灌溉每一块农田。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我们可以把天苑星系团想象成是一个小花园,小花园的中央是一株超级大树,四周是八株大树,九株高大树木的四周是135棵低矮小树,每一棵树木都有一个发达的维管系统深入到每一片叶子和每一个果实周围,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恒星系统,每一个果实则都是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有文明存在的恒星系统。天苑星系团的人类对星脉的研究尚不透彻,甚至是最顶级的科学家们也不明白星脉的真实来源与确切成分,只知道构成星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暗物质,但他们也能够制作出完整的星脉图以供人们使用。星脉是一个分级系统,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的星脉越宽阔越稳定,级别越低的星脉越狭窄越不稳定,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星脉与交通通讯:星脉是天苑星系团的交通通讯系统,天苑星系团虽然已经进入星际时代,但是星系团的科技发展程度依然不高,人类研究出的最快飞行器的速度也不过每秒200公里,远未达到光速时代或超光速时代,因此天苑星系团的人们只能借助星脉来进行交通通讯。天苑星系团星脉系统极不规则,拥有众多特异情况,最大的特异情况是:前往东北星系和东南星系的星系间联络型星脉一直处于淤塞封闭状态,因此其他星系的人们无法到达东北星系和东南星系。星脉系统的交通通信速度并不算快,以中央星系为例,从星系最西部前往星系最东部,在没有战乱干扰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六个月时间。再以东方星系为例,从星系最西部前往星系最东部,在没有战乱干扰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三个月时间,其他七大漩涡星系亦然。在星系内部任意两点之间进行旅行,所需时程则要视所走星脉路程而定。星系间交通通讯,从中央星系到各大星系,理论上也需要三个月时间,当然要除外东北星系和东南星系。八大漩涡星系之间的联络星脉其速度大多更为缓慢,比如说从东方星系前往北方星系,最快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到达;但同样也有例外,从西北星系到西方星系的星脉速度却超快,只需七天便可到达对方星系。
星脉编号:由于天苑星系团的星脉网络极其复杂,且联络型星脉极为繁多,因此星脉数量难以计数,天苑星系团的人们使用文字加数字的方法对星脉进行命名。以中央星系为例,其所有的星脉均以‘中’字开头,一级星脉为26条,其中分枝型一级星脉16条,星系内联络型一级星脉12条,前者16条编号为中A、中B、中C……直到中N、中O、中P,后者12条编号为中Q、中R直到中Y、中Z。一级星脉之下的星脉其分支均不超过10支,因此可用0-9来表述,如中A1、中D25、中H2014、中S10086、中X13838383838……因每一星系的星脉最多均分为18级分支,因此,最低级别的星脉,编号为‘中’字后加一字母和17位数字。其他星系也以此为准,只是第一个文字不同,东方星系开头文字为‘东’,西方星系开头文字为‘西’,西北星系开头文字为‘西北’,西南星系开头文字为‘西南’,135个小星系开头文字各为其星系名称。星系间联络型星脉,编号规则与星系内星脉相似,只是所有的星系间联络型星脉都前面都挂着一个‘联’字,24条星系间一级联络型星脉用希腊字母表示,其中中央星系发往八大星系的星系间一级联络型星脉用前八个希腊字母编号,中央星系到东方星系的联络星脉为联α,由此顺时针旋转依次编号;连接八大漩涡星系的八边形星脉用中间八个希腊字母编号,东方星系到东南星系的联络星脉为联i,由此顺时针旋转依次编号;东南西北四大漩涡星系形成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编为联ρ、联σ、联t和联u,其中东方星系到南方星系者为联ρ,其他三者顺时针旋转依次编号;另外四大漩涡星系之间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编为联φ、联x、联ψ和联ω,其中东北星系到东南星系者为联φ,其他三者顺时针旋转依次编号。星系间联络型星脉更低级别分支编号可如下例:联α1、联β123、联γ12345、联θ0123456789、联ω9876543210等等等等……。
星脉别名:除正规编号之外,常用星脉都有别名,连接中央星系和东方星系的联α星脉即被称为是‘百日星脉’,因标准星际船舰需要行驶一百天才能从联α的一端驶到另一端;连接西方星系和西北星系的联v星脉又被称为是‘七日星脉’,因标准星际船舰只需七日便可从联v星脉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连接中央星系和北方星系的联η星脉又被称为是‘盗贼星脉’或‘盗贼公路’,因历史上北方星系的狼族人和熊族人经常沿着这一星脉南下抢劫中央星系;中央星系内部的中K星脉又被称为是‘荒芜星脉’,因为这条星脉和其分支星脉所分布的星际区域,很少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南方星系的南B星脉又被称为是‘繁荣星脉’,因该星脉和其分支星脉所分布的星际区域内,人类行政星球极为众多,多达9.6万多个,等于北方星系的两倍;东方星系内部的东A星脉又被称为是‘天才星脉’,因这一星脉和其分支星脉所支配的星际区域盛产天才人物;东方星脉内部的东D星脉又被称为是‘美女星脉’,因这一星脉和其分支星脉所分布的星际区域特别养人,每个女孩子都是漂亮妹妹,绝色美女不计其数;北方星系内部的北G星脉又被称为是奇宝星脉,因这一星脉虽人口极少但却分布着无数奇木异兽和珍稀矿藏。总之,每一条常用星脉都有一个别名,尤其是常用的低级别星脉更有别名,因为人类可不喜欢用一连串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条星脉。
星脉关卡:星脉关卡如同人类血管系统的瓣膜,也如同交通要道上的军事要塞,任何一条星脉都有数量不等的关卡,一级星脉上的星脉关卡最大,二级星脉上的关卡次之,三级星脉上的关卡再次之……最低级别星脉上的关卡防御能力最低,根本无法防御一艘标准星际战舰的攻击。一级星脉和二级星脉上的关卡,大多位于星脉分支处附近,至关重要,易守难攻,常有重兵防守,控制着星脉的主要通路,因此一级星脉和二级星脉上的关卡也是天苑星系团星际战争的最主要场所。天苑星系团每一个势力都有各自的星脉系统和星脉关卡系统,通过防守关卡系统来保卫自己的国家,通过攻打别人的关卡系统来开疆拓土。一级星脉和二级星脉上的关卡记录了天苑星系团星最主要的争霸战役;而三级星脉、四级星脉、五级星脉和六级星脉的关卡则记录了天苑星系团数量众多的小型战役;至于说更低级别星脉的关卡,它们也没有闲着,它们记录了天苑星系团数不胜数的‘星球村械斗’。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33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