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公的「姓名奥秘」早已藏在《周易》之中,「系辞」下篇第二讲 | 醉读周易
孔子举了一大堆例子来解释易经的经文含义,并且顺理成章的兜售私货「君子之道」。
讲着讲着,就出现了蒋公的名字。
也不知道这篇能不能过审,会不会被河蟹。
小刀我可是写正经文章的人……
————————————————
四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这一段只有一个字需要讲一下,耦字,通偶,与奇相对,表达奇数、偶数的概念。
在八纯卦中,乾☰、坎☵、艮☶、震☳,这四个为阳卦;巽☴、离☲、坤☷、兑☱,这四个为阴卦。
除了乾、坤两卦,其余六卦中,阳卦的阴爻多,阴卦的阳爻多。
为何如此呢?孔老夫子说,一君一民,政出一门,为治国之道;二君一民,政出多门,为乱国之道。
是说,阳爻「—」为君,阴爻「- -」为民。
这种说法,是从礼教层面来讲,但如此评述阳爻与阴爻,未免有失偏颇。
在八卦的万物类象中,乾☰为老父,坤☷为老母。
一家子三个男孩,震☳得老父之初爻,为长男;坎☵得老父之二爻,为中男;艮☶得老父之上爻,为少男。
一家子三个女孩,巽☴得老母之初爻,为长女;离☲得老母之二爻,为中女;兑☱得老母之上爻,为少女。
这种说法,也行的通。
其实在日常的应用中,「阳卦多阴,阴卦多阳」这个概念并不是非常重要,记住就好了。
具体的原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探索一下。
————————————————
五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咸」卦的九四爻,爻辞说,交际往来,朋友乐于相伴。
孔子解释说:天下万事万物,何必费心思虑。都是殊途同归罢了,朋友们的谋略各异,而目标一致,那又何必费神呢?
如同太阳西沉而明月东升,月亮西沉而朗日东升,日月消长交替,光明自然产生。
又如同冬季过去而夏季降临,夏季过去则冬季到来,寒暑往来更迭,一年四季自然分明。
往就是屈缩,来就是伸展,屈伸得宜便会有好的结果。尺蠖之虫,通过屈伸来生长;龙与蛇通过蛰伏来保身。
文中的尺蠖huò,是一种身体蠕动的毛虫。
运用「易」中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情状来指导实践;通过修身养性来增广道德。
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讲的了。探究自然的规律以了解社会变动的规则,这便是最大的德行。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困」卦的六三爻,爻辞说,困于险境,身处是非之地,就如同回到家却不见了妻子,有凶险。
其中石字,比喻险境。蒺藜jí lí,比喻是非之地。
孔子解释说:穷守于不应穷守的地方,声名必受侵辱;纠缠在不该纠缠的地方,生命必有危险。
遇到侵辱和危险,死期将至,那里还能见得到妻子呢。
「解」卦的上六爻,爻辞说,王公射获了高城之上的猛禽,非常有利。
孔子解释说:隼鸟是禽类,弓箭为器具。君子怀藏利器,待时而动,一发中的,怎么会有不利呢。
时机对的时候行动,因此一动就有收获。这是说,要先修治好优良的器具,等待时机。
孔子又说,小人不会因为不仁而感到羞耻,不会因为不义而感到畏惧,不见到利益就不知道努力,不受到惩罚就不知道戒惧。
所以说小人受到惩罚威慑,而能防范大的过失。这其实对小人来说是好事。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何校灭耳,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噬嗑」卦的初九爻,爻辞说,脚上带着刑具,被割掉了脚趾,但没有大的灾祸。
孔子解释说:接着刚才的论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善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就美名;恶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身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人因为善小而不为,又因恶小而为之,最终导致恶行积累到无法掩盖的程度,罪行重大无法解脱。
「噬嗑」卦的上九爻,爻辞说,肩披刑具,被割掉了耳朵,遇到大的灾祸。
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孔子接着说:危难是因为安于其位而放松警惕,灭亡是由于墨守成规而忘记忧惧,祸乱是由于自恃慎高而不知戒惕。
所以君子应该安而思危,存而忧亡,治而虑乱,才能够安居并且保有国家安宁。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否」卦的九五爻,爻辞说,时常有忧患意识,好的局面就会像系缚在茂密的桑树上那样牢固。
注意,否卦在易经中读pǐ。
孔子解释说:德能浅薄而身居尊位,智慧不足却过分图谋,能力有限却身负重任,灾祸降至。

「鼎」卦的九四爻,爻辞说,鼎足折断,打翻了肉羹,弄脏了身上,有凶险。
其中,餗字,读sù,指鼎中的食物泛指美味佳肴。渥wò,指玷污。
这就是力不胜任的意思。
孔子接着说: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玄机,就把握了宇宙的神妙规律。
君子与上交,不谄媚;与下交,不轻渎。这样做大概就能体察细微之处的玄机了。
所谓玄机,就是指事物变动的细微表现,是事先表露出来的吉凶征兆。
君子把握住这个征兆,立即行动,不宜拖延过久。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豫」卦的六二爻,爻辞说,身处安逸却有忧患意识,意识到安逸的状况不会长久存在,占问是吉利的。
孔子解释说,能够从细微之处观察到玄机,哪里需要用很长时间,很快就能体察到的。
君子看到了细微的变动,便能推演出结果,晓悟了阴柔的一面,便可以推知阳刚的一面,这样的君子为万民所仰望。
蒋公的名字便来源于此,应该是寓意要有忧患意识,不可安于享乐,时刻戒备着。
但出处实在是不太好,蒋公结局,亦如卦上所说……可叹、可叹。

孔子接着感叹道:颜回这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做的很不错了,行为有一点过失都能察觉,察觉了就不会再犯。
「复」卦的初九爻,爻辞说,出行不远就返回,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不好,非常吉利。
说的就是这个状况。
孔子接着说:天地阴阳交融,万物化育;雌雄精气媾和,万物得到长养。
其中絪缊yīn yūn,通假氤氲,是指阴阳二气感通交融。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损」卦的六三爻,爻辞说,三人同行,损失一人而事败;一人独往,得到友人相助而事成。
孔子解释说:这就是专一合作的意义。君子处境安然而有所行动,心平气和而后言语,结成友谊而后协作。
做到这三点,其言语、行事才能万无一失。
相反,如果身处危险却要有所行动,则不会得到他人的支持;恶语相交,则不会得到他人的相应;没有交情却去求助,自然不会得到回应。
这样子做,言行与期盼都落空,自然会受到伤害。
「益」卦的上九爻,爻辞说,没有人来帮助,反而有人来攻击。是因为不能恒久的确立行善之心,而导致了灾祸。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
六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子说:乾、坤两卦,是把握「易」理的门径。
「乾」为所有阳性事物的象征,「坤」为所有阴性事物的象征。
阴阳交合、相互配合,便有了刚柔、卦体的变化。以此来体现天地化育之功,通会宇宙的神妙规律。
「易」所指称的万事万物,虽然繁杂,却不凌乱。从原文中能体会到「殷朝末期」的迹象。
「易」能够体察过往、预知来事,既能从明显的事物中抽象出精微的道理,又能使暗昧、不明朗的事情得到阐明。
卦辞和爻辞都能用于辨析事物、判断事理,这些在「易」中是已经完备的。
其指称事物所用的概念虽然有限,但其所比喻的事物却是无限的,旨意深远、辞语讲究。语言委屈但合于事理,所述之事看似直白但意蕴深奥。
「易」便是以此来帮助大家的,使人们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明了得失应验的道理。
————————————————
「系辞」下篇共,就讲完了一半,剩下六个段落会分成两次讲完。
「知识点」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