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玷污中国诗歌
贾宝玉的药方中“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到底是什么龟?
至真斋主
周汝昌在《红楼十二层》的《第十一层红楼解疑·龟大何首乌》写道:
“头胎紫河车(胎盘),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六足龟,大何首乌……”这就顺顺当当,毫无疑难之处了。因此,再考过去坊间流行本,也得到了一种曲折的“参证”,即:藤花榭本、王希廉(护花主人)本、金玉缘本皆作“四足龟”。“四足龟”本身亦令人发笑,龟有四足,又有何珍何贵?然而,这个“四”却毕竟透露了“消息”:那本应是个数目字。而一经查到“六足龟”,便茅塞顿开,恍然爽然了。“六”误作“不”,是底本行、草书法之讹。至于“四”与“六”,也很微妙,因为从篆书上看,它们的区别只在一个“点”,“四”上无点,六则有之。如六字失点,即成四字。现在,这难题应该依从“六足龟”而断句,不必再沿旧抄之讹了。记得医家说,《山海经》记载“三足龟”,服之可终身无大疾,又可消肿,是一种珍药。那么可以推知,“六足龟”必亦另有奇效,故此列入那个特别费钱的药方了。可供参证的还有六足鳖。这种奇物,几部古书皆有记载,说是其形如肺,而有四目六足;而且口中吐珠,故名为珠鳖。六足龟只见于《大明会典》,而六足鳖则《山海经》、《吕氏春秋》、《大明一统志》均有记载,说法一致,称产于澧水。看来,配药的奇物中,应为“六足”的龟鳖是没有疑问了。其实,六足龟的记载,在清代史籍中叙及域外进贡奇物时,也多次载明有暹罗进献六足龟的事实。据今生物学家云,此种龟是在尾部及左右后肢根部之间,长有几枚小趾状的发达鳞片,故得“六足”之名。由此可证,雪芹所作虽名曰小说,而种种事物,皆非编造虚拟,各有实证可查。我认为,像这样的例子,性质较特殊,不宜再拘“版本无据”而不予变通,应当改作“六足龟”,加上按语说明原文抄写致讹,就不为鲁莽了。
周先生对自己的研究观点颇为得意,还为此赋诗一首,诗曰:
虽云芹笔有新文,
龟大首乌竟何云?
原是珍奇龟六足,
启颜一快解疑纷。
周先生又在另外一部著作《红楼夺目红》里,把这个内容翻炒成长篇大论,而后来一些《红楼梦》的出版物,果然就把这里改为“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六足龟,大何首乌”。

(本文由潇湘夜雨整理)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