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笔者来到武警山东总队通信站采访下士牛雪莹。面前的她略显瘦弱,脸色有些苍白。如今的牛雪莹在用单薄的双肩挑着两个“大梁”——— 家庭与单位。每个月只留给自己80元钱,将其余的工资2300元寄给母亲治病;作为中队的通信骨干,不但是短波业务的行家里手,还是通信站的业余辅导员。
2008年,17岁的牛雪莹怀着梦想走进橄榄绿警营,第二年就顺利转改了士官。2011年12月底,牛雪莹正在全力备战总队通信大比武。她参赛的课目是密语翻译,这是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基础工程”——— 正是有牛雪莹她们的翻译,千里之外的处突战场画面才得以实时传输回后方。正在这时,刚上初中的妹妹哭着告诉她:“妈妈被查出肺癌,已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了!”
宛若晴天霹雳一般,牛雪莹呆住了。站领导闻讯赶来了、中队干部忙着给她报假、战友们围着她开导……谁知,牛雪莹却朝大家敬了个礼,坚定地说:“我要等大比武结束后再探家!”
几天后,大比武开始。经过奋力拼搏,牛雪莹的团队取得了两项第一、三项第二的优异成绩。
前期一百多万元的手术费、后续“无底洞”般的治疗费,使牛雪莹原本富裕的家彻底变了个模样。
牛雪莹变得更节俭了。每个月一发工资,她只留下80元钱,其余的全部寄给家里……
牛雪莹变得更上心了。每有任务,她都会做足业务之外的功课给领导建言献策,不再仅限于普通的通讯保障……
唯一没变的是,她仍然那么爱笑。她说,有了这样一次经历,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