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钦州港工作和生活也快四年了,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海螺也吃过了很多海螺,因为钦州港滨临大海,海产品特丰富,大海真可谓是钦州港的“海上粮仓”。如果不是来到了钦州港,真的想象不到大海中会有那么多漂亮的、奇形怪状的海螺,太让我开眼了,而且海螺吃起来是那么的好吃。不同的海螺有不同的吃法,海螺可以煎可以煮也可以烤,做法不一样味道却都很鲜美。海螺可以买回家自己做了吃,也可以等到夜幕降临时,夜市中的烧烤摊上海螺是应有尽有,你想吃啥就有啥。
每去钦州港菜市场买菜或是随意的去逛逛,总能看到好些个很朴实的、肤色很粗黑的渔家女在市场边上摆摊卖海螺,这些海螺可都是她们自己出海挖的。她们就那么一桶桶的装着海螺,很鲜活,看起来的确象是刚从海上挖回来的。她们的海螺大多是连壳一起卖的,有的海螺她们会挖出海螺肉,只卖螺肉。据我观察,只卖螺肉的大多是大蚝,她们把蚝肉挖出来后,一桶一桶的装着用海水漂养着,价格也就十七、八块钱一斤。每当我从她们的摊子边经过,我总会停下来慢慢的观看一下,因为那些海螺不仅漂亮,每次都会有一些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海螺,我会很好奇的请教她们那些海螺叫什么名字,只是因为她们是很地道的钦州港一带的渔家女,有些海螺的名字她们用普通话也表达不清楚,看着她们表达的很吃力,我也只好作罢。去菜市场看海鲜,让我认识到了很多海螺的名字,让我对海螺越来越不陌生了,它们有叫花甲螺、车螺、钉螺、红螺、香螺等等等等,大多了。
在钦州港最常见也最多的海螺就是大蚝了,每当海水退潮后,那些红树林里、岩石上、还有桥墩上处处是大蚝附着在上面,只要敲开蚝壳鲜美的蚝肉就得到了。每当海水退潮后,面朝大海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渔家女在忙碌着打蚝肉。在钦州港这一带的海域,更多的是在海水中人工养殖的蚝排,一排一排很多很多,在钦州港的码头上常年累月的有外地来的大船大车来收购大蚝,一串一串的。听说钦州港这一带海域是最适合养殖大蚝的,也是中国大蚝的主产区。成熟的大蚝外壳看起来很丑陋,吃起来就截然相反,营养特丰富,传说大蚝是“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大蚝最可口的吃法是生吃,生吃大虼我也尝试过,第一次吃感觉很刺激,而有的朋友们总是不敢生吃大蚝。
因为在钦州港工作,身边的朋友或是同事也大多是钦州港或是犀牛脚本地人居多,他们在假日或是下班后就常常会去出海挖海螺。靠海吃海,当然他们挖海螺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每每趁着海水退潮后就去挖海螺,既可以改善生活又可以节省买菜的钱。因为和他们相处久了,又常常听他们说挖海螺也是很好玩的,我也就有了一种想跟着他们去挖海螺的冲动。入乡随俗终于有了一天,我跟着他们去挖海螺,他们会为我们准备一把小铁耙,当然最好是穿着水鞋去,因为海滩上有很多死海螺的壳,一不小心就会割到脚的。去挖螺一定要看好潮水,只有潮水退了才适合去挖。潮水退了,钦州港这一带可以挖海螺的海滩是很多的,他们说海螺最多的地方是和麻兰岛附近和三礅岛那边。因为现在修了一条滨海公路连接着三礅岛,去三礅岛挖海螺就方便多了,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去三礅岛挖螺,收获总是很多。那一次我和朋友们相约去挖螺,挖到的海螺大多是戴帽螺,有时一铁耙挖下去,多时会遇到五、六个,一挖开坭土,那些螺就喷出一条小水注,如果手脚不够快,它们很快就会往洞里钻,让你挖的很吃力。因为我挖螺不熟练,常常有海螺被我挖破了,这样的海螺就不完整了,而朋友们挖的海螺是很少有被挖破的。挖海螺最好是天一亮就出发,清晨天气不是很热,挖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得到七、八斤,可以美美的吃上好几餐呢。
海螺好吃但是难挖,挖海螺真的很辛苦,那一次我挖过海螺后累得我连续三、五天腰酸背痛,想想那些天天在菜市场卖海螺的渔家女真是不一般。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