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人民勤劳勇敢,同时也是一个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传承的民族。在丽江,银器与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关系,家家都必须有各式各样的银器,在生老病死的几个阶段,也有不同的银器陪伴。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银器与纳西族文化得以完美结合,体现了纳西族“大融合”的民族包容性。纳西先民将汉、藏、白、彝、纳西、蒙古六大民族文化特征加以融合,兼顾实用性,开发出了颇具特色的银器,如用汉、藏、东巴文在银器上刻制“吉祥如意”、“长命富贵”、“万事如意”、“岁岁平安”;图案创意上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东巴“吉祥花”、龙、凤(“龙凤呈祥”)、汉族“牡丹富贵花”、纳西“八宝”(八仙过海之法器)、汉族“吉祥花”;在造型创意方面开发出了颇具纳西风格的银筷子(寓意“快生贵子”)、梳子、发簪、麒麟,而“银腰带”(傣族)、“头饰”(苗族)等少数民族装饰物又同时融入了纳西文化元素;融合“蒙古族”文化的“六方壶”,寓意为“六六大顺”!
生死观:
(一) 按丽江纳西族文化,银子有驱邪避鬼的作用。孩子满月,老人们会送小孩子银锁、银手镯、银项圈。刻有“长命富贵”、“福禄寿禧”、“吉祥如意”等祝福语的儿童挂锁,寓意着将孩子的命“锁住”,寄托着老人们对孩子的殷殷祝福;而挂上响铃的儿童手镯,既是装饰品又是玩具,希望孩子走到哪儿都能“听”得见他(她)的存在。

(二) 在纳西老人弥留之际,人们会用红纸将一小块纯银、几粒大米、几片茶叶包好,再将一根竹筷的一端切开一条缝,夹住红包,放入老人的嘴唇。意味着保佑死者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衣食无忧,不要害怕,向光明灿烂的大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