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事情应是它本来应有的样子”——《我的团长我的团》
在没当老师之前,我仅是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工,一名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每天只想着把问题解决并把工作做到尽量完美,坚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劳动者。且总是在工作中问“为什么”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我并不认为这种态度是别人说的“较真”(傻)。
当初从企业到学校,我还是小小担心了下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行当的问题,就好像有人让你一个杀猪的去给病人动手术,想想有些下不去手,再想想又好像原理是一样的似的。而我自认为教书育人本就应有杀猪人的严谨,只要能卖钱的都留下洗净出售,其他杂脏等无用之物不能昧着良心掺杂入市。
——开吐——
都知道上技校的都是些考不上高中,或者压根就不想上高中考大学的孩子,还有少许差点考上最终还是“算了吧”的孩子。无论是哪种孩子,都难逃“大熔炉”,近墨者黑啊!(注:跑题了)
一吐:能好好学的就学门手艺,不能学的就混个毕业。
二吐:学校朝野自认为这些学生本就素质低下,反正读不了书,那就把抓学生管理放在首位,美其名曰“反复抓,抓反复”。
三吐:学生的数量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宁滥勿缺。
四吐:某些专业班级一学期开9门课,我的天啊,除了职业技能课,文化课都快在职业学校逆袭了,《职业生涯规划》、《语文》、《德育》、《国学》,再加上体育和音乐,官方解释为“不然有些老师没课上”?
五吐:动不动就停课大扫除,说是怕领导莅临时踩到树叶。
六吐:强制关注某些公众号或下载某APP,或是完成网络问卷,到底是上级通知还是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不得而知。
七吐:把面子工作(做操多整齐、校园多干净、开展多种学生活动)作为向外界炫耀的资本。
八吐:专项资金丰厚,却难解决教师待遇。
九吐:班主任没完没了的交材料,教务科和学生科竟是两个独立的衙门。
十吐:“技校生只知道是什么就行了,不用告诉他为什么”——一位高讲的原话
躺吐:专业课老师招不到,文化课老师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