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亩油橄榄、美国山核桃、咖啡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目 录
一、总论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实施路线论述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论述
(三)林地管理及劳动力配备方案的论述
(四)技术配备方案的论述
(五)土地配备方案的论述
(六)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七)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四、项目风险评价
(一)自然风险分析及对策:
(二)技术风险分析及对策
(三)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
五、经济效益分析
六、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编制人;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
一、总论
油橄榄为外来树种,引种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因其果实榨取的橄榄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又因其木材纹理丰富,硬度高,抗变形,特别适合制作高档地板,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
项目计划投资额: 万元。合同期50年,投资期5年,收益期45年,建立油橄榄林地3000亩。数量99000棵,投资期完成时,使油橄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上达到规模生产程度。预计果园进入盛果期时产量达到500万公斤,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单价按10元/公斤计算)。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本项目中运用的油橄榄为经过云南地区已种植成功的油橄榄品种,为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优的栽培品种。具体为长盛林业有限公司采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成果,并由该院委派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实施。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1、 项目的实施路线论述
本项目建设总规模为3000亩。建设地点南伞长盛林场。合同期50年。定植株行距为5×8m,密度为33株/亩,每亩套种优良咖啡树200-250颗。建成后种植优良品种油橄榄45000棵。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为建立优良品种林提供种苗和符合国家法规的林地。3000亩油橄榄基地建成后,公司将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实现利益共享,并以基地为依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万亩油橄榄。发挥规模效能,集结群体优势,以“公司+示范园+农户+基地”的模式实施种植、加工、科研一体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油橄榄产业。
油橄榄果实采收榨油与果品加工,是油橄榄生产最后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油橄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在油橄榄油加工方面与国际榨油加工接轨,以油橄榄为重点进行综合性开发,从意大利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离心式橄榄油加工设备。每小时可榨鲜果400—600公斤,出油率达到16%。
2、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论述
建立品种果园3000亩,建成后种植优良品种油橄榄99000棵,移栽优良品种油橄榄大苗(已嫁接两年),干经2-3厘米,当年秋天进行断根,确保第二年移栽成活。管理上采用粪肥和化肥中和施肥、根据根系的生长量,逐步扩大施肥范围,并采取整形修剪并举的综合管理措施。
3、林地管理及劳动力配备方案的论述
全部造林和管护工作由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完成,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将按林业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的规定,绘制年度作业表,做到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植株行距为5×4m,密度为33株/亩。除必要的水肥管理外,需套种咖啡、澳洲坚果、柚木或其它耐荫的固氮植物,逐年提高土壤肥力。
4、技术配备方案的论述
品种配置,油橄榄主要品种:阿伯奇纳、佛奥、莱星、科拉蒂、配多灵、皮削利、鄂植8号(是我国自行培养品种,无拉丁学名),具有成熟快、产量高、附加值大的特点,3年开始挂果,6年便可进入丰产期,预计每亩年经济产值23,000元人民币,为当地其他作物产值的10倍以上。出油率:油橄榄鲜果出油率在15—18%。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根据项目林地小环境,小气候的特定状况,制定改土,改水方案,并对林木逐年生长量,包括高度,粗度进行预计。制定详细标准供执行和考核。
5、土地配备方案的论述
由长盛林业有限公司提供符合国家法规规定的,使用期为50年的土地(以2011年起算),该土地由县林业局发给林权证。林业用途为果林,而非公益林。
6、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国内油橄榄种植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和云南,种植总面积约50万亩,年产约1000吨左右。油橄榄在云南生长结果正常,栽培效益好,嫁接苗种植第3年开始挂果,7年进入盛果初期,年油橄榄果1500kg/667m2,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使得云南产的油橄榄品质优良。
油橄榄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生命期长达千年,不仅经济价值和附加值高,而且深度开发潜力大,产业链长,从种植到加工食用油——果用食物——医用药品、保健品开发——化妆品开发——旅游项目开发等,是一个一、二、三产业复合发展的项目。大力发展种植油橄榄不仅产品市场潜力大,对推动云南省亚热带山区经济发展,优化区域农村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油橄榄根群发达,生长季枝叶繁茂,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是高价值生态经济树种。
目前,全世界橄榄油现年总产量250万吨,占世界食用油总产量的3%。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保健水平的提高,橄榄油的消费量在急剧增长,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年消费和进口量近十多年来呈几何数翻倍增长。按全世界近20年的橄榄油产出和消费量观察分析,橄榄油的消费市场在末来30年内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产出量远未能满足需求。随着人类保健认识的提高,橄榄油的消费量在急剧增长,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年消费和进口量近十多年来呈几何数增长。根据专业的观察分析,橄榄油市场在未来30年内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当前的产出量远未能满足需求。
我国1998年进口430吨,近两年进口和消费量增到10000吨左右。目前,在京、沪、深、广等发达城市,橄榄油也已开始进入较高消费人群和注重食用保健性植物油需要的家庭。橄榄油的国际市场价格为:特级初压油为每吨8—10万元人民币,精炼油每吨为5000—6000美元。进口油在国内的市场销售价格由于包装和品牌的差异为每公斤60—140元不等。国内自产的橄榄油年仅有1000—2000吨左右,市场销售为每公斤100元左右。我国每年消费食用植物油2000万吨,按国际上橄榄油消费占食用植物油消费3%的比例测算,中国每年橄榄油的需求为60万吨。国际橄榄油组织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也是最大的橄榄油消费国”,存在着3亿多潜在消费人口,按人均年消费1.5公斤计算,3亿人的年需求量也在45万吨左右。专家预计,2011年我国橄榄油消费量保守估计将突破10万吨。由此测算,中国油橄榄种植面积即使从现在开始种植布园,至少也需要500万亩以上,而目前仅为50万亩,只占10%左右,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近些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日益拓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城市人口对特需高档油品需求量的剧增,而目前国内还油橄榄、无薄壳山核桃商品供应市场,发展油橄榄、薄薄壳山核桃种植基本上不存在市场饱和的问题。可见预见,油橄榄在我国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有广阔的丘陵山地,河滩地及平原台地,但适宜的优良干果树种仅少数几种,板栗等大众干果市场已趋饱和,效益下降,油橄榄、薄壳山核桃、咖啡、澳洲坚果及柚木种植等特色干果又受到适生条件限制,扩大栽培区困难,而称誉世界的油橄榄其适生范围较广,且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市场饱和问题,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7、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投资方组建油橄榄、薄壳山核桃果林场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 万元。投资方和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各投资 万,各持有 %股份。投资预算: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投资 万元用于:
油橄榄苗木费:99000棵×10元/棵=99万
土地费:3000亩×40元/亩×50年=600万元
投资方分期出资 万元用于:
造铁丝网围栏 10000米计 万元。
整地费3000亩×700元/亩= 210万元
灌溉设施费:水泵,水管等 200万元
共计5年的人工,肥料,农药费5年×4万元/年= 600万元
四,项目风险评价
虽然油橄榄、薄壳山核桃、咖啡、种植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的事业,但它首先是种植业,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诸多制约。因此,林地建设要有风险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1、自然风险分析及对策:
林场交通便捷,地理坐标东经98°41′12″—98°56′15″,北纬23°42′09″—23°52′21″。地处低纬度山区,南临近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19.5℃,无霜期330-352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蒸发量1321.1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无台风、飓风,一般风速在1.5米/秒以下,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具有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日照长、降水充沛的特点,特别适宜油橄榄、咖啡、柚木、澳洲坚果及美国山核桃的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霜期短,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3.32%。本林地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其次是森林火灾。为了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在林地规划和建设时,充分考虑水分平衡的管理,相应加强灌溉系统的建设,林地上建喷灌系统,在溪水流经的低凹处挖水塘10个,半径10m,深3m,可蓄水1千立方米,对可能出现的干旱可起到较大的缓冲作用。另外可套种绿肥,防止水份蒸发。
根据林业部林权证改革有关规定,在完成种植不少于100亩地后可申请林权证,林权证具有超出房产证的金融功能。国内主要保险公司可以提供林木保险,保险范围包括水、火、盗、虫害及失窃险等多种险种。
2、技术风险分析及对策
本项目建设科技支撑单位临沧长盛林业有限公司从3年前开始研究油橄榄、薄壳山核桃、咖啡、澳洲坚果及柚木种植,经过多年的努力,从种质资源到品种配置系统,再到林地树木生长结果期管理,都有一套成熟技术。因此,单纯技术风险是微乎其微的。项目中的苗木也可以采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成果,并由该院委派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实施。
3、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
油橄榄生产周期长,一个周期50-150年。市场有炒作的因素,但市场对油橄榄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基于油橄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它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油橄榄投资期长,农民很少有积极性。而由于油橄榄有深根性的特点,大树移栽很难成活,难以规模发展。
迄今为止云南省的油橄榄基本上为零星分布,还没有规模化栽培,更没有真正的商品化生产,国产油橄榄产品在市场上还是空白。近年来国产优质加工橄榄油产品已在国内一些大城市试销,由于品质优、风味佳,尽管价格高但仍受欢迎。橄榄油作为一种优质油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高于其他植物油,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市场上仍为紧俏。尽管有市场潜力,但仍要密切注意市场动向,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市场风险是可以化解的。
五、经济效益分析
1、栽植2年生苗木99000棵,第5年达到100万公斤(每棵树产量10公斤),十年时量产600万公斤,收入由1500万元逐年过渡到7500万元以上(单价按15元/公斤计算),再加上林间套种的咖啡收益,进入盛果期后年收入达到10000万元。投资资金在第4年就可回收,项目远期的资金回报率高达100倍以上。
3000亩油橄榄基地建成后,公司将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实现利益共享,并以基地为依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万亩油橄榄。油橄榄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生命期长达千年,不仅经济价值和附加值高,而且深度开发潜力大,产业链长,从种植到加工食用油——果用食物——医用药品、保健品开发——化妆品开发——旅游项目开发等,是一个一、二、三产业经济复合发展的项目。
随着油橄榄基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盛果期的陆续到来,提升油橄榄加工水平和档次迫在眉睫。为使全区油橄榄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以油橄榄为重点进行综合性开发。从意大利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离心式橄榄油加工设备。每小时可榨鲜果400—600公斤,出油率达到16—23%,这样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发挥规模效能,集结群体优势,以“公司+示范园+农户+基地”的模式实施种植、加工、科研一体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油橄榄产业,对推动云南省山区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投资资金大部分用于房屋,围墙,电力,道路,土地整理等基础建设和前期苗木培育投入,这些建设如果放在五年后,则所需资金也许要增加一倍。投资该项目等同于投资房地产,具有保值功能。
3、项目可长期保持低成本运行,本项目下土地合同完全按国家法规签定,合同下的土地价格,范围,时间已明确规定并由林业局专文批准。以此确保项目可长期保持低成本运行。
六、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规模化经营,国内油橄榄投产面积很少且产量低。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较大的产量,从种苗培育、生产基地建设到加工相关行业难以培植。油橄榄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林果投放市场,可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大众的身体健康。若进一步开发油橄榄各类食品加工,还能带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等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规模化发展油橄榄树种植,无论是果品生产、还是造林绿化和木材生产中,均能产生较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编制人;长盛林业有限公司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