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南频道11月16日电(记者陈爱娣、郭良川、姜铁英)海南省文体厅厅长范晓军15日在参加《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时表示,国家南海博物馆的选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初步意向是选址在海南岛的东南部,重要的是要体现南海丝绸之路在海南岛的出发点。
范晓军说,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整体布局以及国家南海博物馆自身布局来看,博物馆的位置应放在海南岛的南部——大三亚圈内,这里的环境应该是大海湛蓝、山势奇峻,在旅游聚集区相对偏远地带。
范晓军介绍:“更重要的是南海丝绸之路在海南岛的出发点,所以我们初步意向,选在海南岛的南部,比如首选是陵水和万宁,包括我们的博鳌,应该选在海南岛的东南部,这些地方,到西沙也好,到南沙也好,那是比较近的,也是先前海南岛的居民出海的时候出发地,更有意义。”
据了解,目前财政部门已为国家南海博物馆选址工作投入了前期工作经费。范晓军说,南海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级博物馆。选址结束后将进入规划程序,之后国家博物馆将以最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建设。
海南博物馆二期也进入项目设计阶段,选址在一期的南面。针对南海水下文物遭盗掘、盗捞猖獗的现象,范晓军表示,在海南博物馆二期建设中,必须设有南海水下文物保护站,在西沙永兴岛对南海水下文物实行全天候监管。
范晓军说,与南海水下文物保护站同时被列入“十二五”计划安排的还有购置专业水下考古船。此外,南海水下考古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经修改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范晓军说:“水下考古基地一定会放在海南,海南有博物馆二期,有国家博物馆,海南拥有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我们距离西沙的永兴岛最近,也拥有西南中沙群岛,考古基地理所当然的建在海南。”
范晓军表示,“十一五”期间,海南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水下文物的遗存底数清楚。下一步,就是要对这些水下文物进行打捞、保护、发掘和展示,同时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整个南海水下文物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