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士,又名黄福生,1895年农历十月初五出生于海南陵水县黎亭峒坡村一个黎族峒长家庭。父亲黄国仁,是当地黎族的上层人物,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深受当地黎族人民的拥戴。黄振士从小受过较好教养,幼年时就能背诵许多诗文,8岁时被送到陵水县“同仁学堂”读书;小学毕业后,被送到当时海南的最高学府——府城琼崖中学读书。
1924年春,经杨善集的介绍,黄振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受党指派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6年9月中旬,黄振士根据琼崖地委的指示和陵水第一次党员会议的决议,在陵城创办县农民运动训练所,有计划地培养农运骨干。黄振士身兼教员,亲自为学员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
1927 年5月中旬,“陵水县农民自卫军”在坡村椰子林里召开成立庆祝大会。总指挥王昭夷,党代表黄振士,下设西、北两路军指挥。
1927年5月24日,陵水县农民自卫军刚成立不久,陵水县反动县长邱海云就纠集土匪、民团300多人,由钟开业、刘中造率领向坡村据点进行“围剿”,妄图一举消灭陵水县新生的武装力量。当时有人认为,敌人力量强大,装备精良,且有备而来,主张转移为宜,但黄振士等人却认为,农军人数多,士气旺盛,有根据地人民作为后盾,凭借山区的有利地势,可以迎击敌人。当敌人接近坡村时,农军在黄振士等人的指挥下,左右夹击,土枪土炮一齐开火,打得敌人狼狈逃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数十人,活捉十余人。这一仗是陵水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本县境内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它的胜利,长了革命意志,灭了敌人威风。
1927年7月初,中共琼崖特委委员何毅在坡村主持召开陵水县党员扩大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陵水县委,黄振士被选为首任县委书记。
1931年夏,潜伏在革命队伍中并窃居琼崖特委团书记职务的反动分子冯勋趁黄振士和警卫员卓亚伦在乐会大路乡一带开展工作时,开枪袭击,黄振士身中数弹,不幸牺牲。时年36岁。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黄振士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