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是历史悠久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在中国各地十分常见。北京四合院在中国四合院式住宅中最具代表性,最早追溯到元代的时候,就已开始被北京城区的居民广泛采用了。
简单地说,四合院就是一种由房屋四面围合而成的院落,院子的形状方方正正,中线对称。
有的四面还用游廊将房屋之间串联围和。
院落的外墙很少开窗,因此具有很好的私密性。内部宽敞而富亲和力,而且家庭生活设施完备。
虽然外观规矩,但四合院的形式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因此,简洁的四合院中隐藏着很多信息。从院落进深、房屋数目、大门围墙的建筑形式,到每个角落的装饰细节,都有一整套细致入微的规矩。它们体现着院落主人的身份地位,也承载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整套纲常伦理观念。
中国各地四合院很多,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王朝的首都,因而这里的四合院形制最为丰富,对院落修建与装饰中的政治内涵也最为观注,形成了北京四合院的独有特色。
四合院大门
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多设在东南方向。北京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胡同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西北角,这与风水中的八卦方位紧密相关。
不同形式的大门,也是主人身份和府第等级的象征。
门前抱鼓石
抱鼓石根据形体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方形鼓子,一种是圆形鼓子,它们都与门枕石连在一起,中间以宅门的门槛为界,抱鼓石在外,门枕石在内。将抱鼓石放在宅门前,既有对来宾的欢迎之意,又可衬托大户人家的气势,表现出隆重庄严的感觉。刻有龙和麒麟图案的抱鼓石,多为王公官宦所有。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只有官宦人家的宅门,才能安放抱鼓石。
屋顶
北京四合院屋顶用灰色筒瓦,屋顶形式叫做卷棚悬山,屋檐下的博风板为艳丽的红色,额枋上有彩画装饰,色调淡雅。为了取得和谐统一的建筑景观,门两侧的砖墙也加了卷棚顶,显得十分自然。
庭院
四合院顾名思义,四面用建筑围和,留出中心院落。院落是人们公共活动空间,也是人们植树栽花的主要绿化空间,院内地面铺砌砖石,显得规整、干净。
垂花门
院落的中门,也是北京四合院中装修最华丽的门。它把整个院落分为里外两部分:里面为正院;外面则是一个长条形院落(倒座院)。垂花门的名称,源于门外面两侧不落地的装饰檐柱。
游廊
主要用来沟通院内各个房间,方便通行,供人小憩。廊上常都有精美装饰: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这些豪华的装饰在皇家庭院中尤为经典。
砖雕影壁
影壁是设在建筑或院落大门的立面或外面的一堵墙壁,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在造型上,与普通墙壁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分为壁顶、壁身、壁座上下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