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在想:所有媒体所有人都很关心房子产权到期了咋办?为什么没人关注房子的建筑质量呢?70年后还能住吗?作为特殊商品,房屋具有居住、保值、增值等多项功能,然而房屋也是建筑物,不可能永远不腐败,即使由钢筋混泥土浇筑制造,70年后也不再符合居住要求,后代如何处理?
我国法律与欧美国家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房屋只有使用权,土地国有,个人没有处置权,换言之,相当于租赁,付出足够租金来换取70年居住权,到期后再续租。到期后人们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拆迁,新房换旧房,旧房被推倒重建,这种情况在城市比较普遍;二是自己出钱维修,延续居住时间。前一种情况好办,后一种则很麻烦。完全推掉重建不大可能,政府不会同意,其余住户也不一定愿意,只有小规模维修,但能住多久就难说了。
如今有两套以上房子的人不在少数,接力棒已经传给第二代甚至第三代,70年后还会留给第四代乃至第五代,我们现在不会面对这个问题,但他们迟早要面对。国外有先例,譬如德国、美国等,有百年历史的城堡转让,总价并不高,然而修缮费用却很高昂,由于土地私有,仍然有人愿购买,出资维修,如果这种情况换作中国,情况如何呢?
而今眼目下楼市如火如荼,大家伙都盯着房子的增值潜力,拿房子当摇钱树,带来的财富显而易见,如果后代都这样想,手里捏着几套房子不变现,房子终究还是房子,70年后仍然值钱吗?
总而言之两大问题:70年后房屋质量如何保证?维修资金由谁出?房屋还是否具备保值功能?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