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营运中心(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er,APROC)是台湾方面曾经推动的经济建设政策之一。所谓营运中心是指六项专业中心,包括制造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媒体中心
本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在1993年间提出,当时萧万长采纳了这个想法,并将「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作为接下来几年国民党的经济政策主轴与口号。原本制定推动的时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95年至97年,第二阶段为97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则从2000年开始;三阶段的目标分别是改善台湾经济体质、调整经济结构,并在2000年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后继续巩固这个地位。但由於政党轮替和国际情势的变化,发现本计画推动并未如预期中顺利。当年当选的陈水扁将计画改为建设台湾成为「绿色矽岛」,因此亚太营运中心计画在2000年后就不再是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轴。2008年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后,又尝试让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但仍不被看好。
林浊水表示,亚太营运中心的可行性本来就很低,是国民党的经济神话,90年代时,国民党想让台湾亚太营运中心,结果造成政策空转十年;而且中国很早就不愿意配合亚太营运中心计画,2000年后中国又广建深水港、造成深水港严重供过於求,因此亚太营运中心早就注定失败。另外,他也表示在2008年大三通后,由於协议内容不当,限制权宜轮直航(过去两岸为了规避统独延伸的法律问题,因此海运直航全部采用权宜轮),使得多数台资船无法航行至中国、而非两岸资本船只则全部被排除直航;故台湾离海运转运中心又更远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