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报道:http://36kr.com/p/5050253.html
教育改革之下,“人才股权投资”这种全新的教育金融模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日前,36氪独家采访了九鼎旗下的北京黑马自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OO师蕾女士。据了解,其公司推出的晨星成长计划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生精英养成ICL投资机构的先河。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计划吸引了36氪这样领先的科技媒体率先关注,且一经报道就获得了众人好评呢?
纵观全文,“晨星成长计划”是以一种类似股权投资的方式对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这对于想要实现梦想但缺乏资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难怪36氪也会特别关注。具体来说,晨星成长计划会根据学生的学校、专业、成绩等条件,预测学生未来的收入,并以此作为依据,决定对学生进行“投资”的额度,投资收益根据协议条款的约定,将是学生毕业后若干年内收入的一个比例。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学生需要3万元应对日常生活和培训学习开销,通过预测他的毕业后起薪是每月6000元,这名学生愿意以每个月10%的收入比例进行还款,偿还期限5年,则最终晨星成长计划的预期投资总回报是3.6万元(6000*10%*12*5),晨星成长计划会以此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这笔投资。
对于这样的模式,36氪非常关注对于学生收入的预测。目前,晨星成长计划主要考察的指标包括不同地区的就业情况,以及不同职业的收入情况等。学生在申请时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选择题,由机器初步据此做出评分,之后投资助理会通过电话交流来调查背景资料的真实性,并与学生确定预测起薪、还款比例和年限等参数。
晨星成长计划一般会约定,学生未来真实的起薪在预测值的正负15%范围内属于正常范畴,如果真实收入高于预测值的15%,会按照条款规定缩短还款期限,相反如果收入低于预测值15%,则需要相应延长还款期。另外,晨星成长计划也会对学生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核。
36氪注意到,晨星成长计划在还款方式上的安排比较灵活,如果学生未来希望辞职创业或改换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推迟还款计划或重新做出安排。一般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避免逆向选择的问题,还款比例通常在月薪的10%到15%,期限从3年到10年不等,学生可以获得的资金额度一般在3-5万元。
当然也有例外,晨星成长计划支持资金最高的一例达到了68万元,获得支持的学生计划以此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双方约定了两种还款方式:如果创业成功,公司在估值达到1000万后,晨星成长计划将按规定比例将投资转为公司股份;如果创业失败,则在这名学生找到其他工作后,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还款。未来晨星成长计划希望把这类支持优秀学生创业的项目做成标准化的方案。
这种人才股权投资的模式在国外有成熟的先例,晨星成长计划联合创始人师蕾表示,澳大利亚主要是政府在推进这类项目,从80年代开始人才股权投资的资金占到国家总助学支持的30%,英法也有类似的项目,而在美国这类项目则主要是商业行为。“目前我们国家的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生的生存和学费的问题,晨星成长计划则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发展的问题。”师蕾说。
作为国内先进的金融教育模式,36氪发现晨星成长计划未来在两个方面最可能建立壁垒,其一是通过数据的积累可以更好的预测学生未来的收入水平,其二是通过投后的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达成职业和收入目标的能力。
“人才股权投资的收益和学生的发展是绑定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成长,通过投后指导促进学生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明确的开始规划职业生涯,”师蕾说,“这是个技术活,既要起到预期的效果,又要控制成本,我们目前主要是在关键节点提供帮助,例如学生找工作的时候。”
晨星成长计划目前预期的投资回报率是年化10%,不过在未来还有三个维度的想象空间,其一是通过职业指导衍生出一个成长性教育的平台,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美丽说;其二是积累了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社区,未来可以提供如猎头、金融等更多的服务;其三是其积累的人才成长数据库的数据价值。对于这三个空间的可能价值,经报道后不少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结合投资的收益和学生的发展,投资机构更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是36氪关注的重点。目前晨星成长计划已经支持了5000名学生,投资资金总额达到2亿元。晨星成长计划早期的资金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这其中也有一些定向培养项目,例如某交通类的公司会定向支持北京交大的学生,并希望学生毕业后到公司就业。目前晨星成长计划也开放了社会资金的募集。
大家怎么看?
文章转自:http://www.chenxingplan.com/news_detail.html?tid=8aada64d56462b0a0156491b7d6b0062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