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过,作为一个原创编剧,需要天赋,编剧技巧(专业能力),生活沉淀。
否则,即使你有成片上映,也未必代表你合格或成功,相反会让大众笑话,吐槽。
该片的编剧显然天赋没见到,但是专业技巧和生活沉淀,却能看到很平庸,所以会显得电影“不伦不类",豆瓣大量吐槽:一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编剧。
我们在设计,构思情节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剧情紧凑,好看,逻辑严密,其次是立住人物,最后是传递情感,如果你再能做到写意,给观众能联想到生活内涵和哲理。
这就是一流或顶级大师的编剧水准了,说说很简单,但是要每个情节,桥段都能做到,确实是非常吃功夫,和需要你能有过人之处。
该片前30分钟设计的情节大致为:官子罩着男主(打游戏),保送名额被剥夺,走错房间误杀房主,父亲杀房主,让儿子出逃,十五年后,男主回乡遭美女倒追。
不伦不类在哪呢?没有体现男主的性格,主动性,相反配角的性格却有个性,完全盖过了男主,导致主次不分,所以看不懂编导到底想表达什么?
男主是个优等生,却设计为沉迷打游戏,被混混挑衅,怂了说明胆小,反而官子却出手相助,作为一个高中生,非常有魄力,不是每个官家子弟,都愿意出手保护穷同学的,况且面对的是一大群混混。
你一部电影,开头就设计成主角讨人厌恶,而配角却讨人喜欢,专业技巧可见一般。
保送大学名额,被剥夺,是否能得到大众的同情,一个高中,有多少保送名额?本身就占有了大众资源,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同,况且被剥夺的是最讲义气,刚刚为了你生死相搏的同学,所以你去找同学评理,也不是什么为人之道?
所以一开始设计,应该是,官子沉迷游戏,男主出手相助,后面保送名额被剥夺,才会让观众更同情和喜爱男主,立住男一号。显然又是技巧能力的短处。
误杀房主,不在重复,一个学习尖子生,因为被剥夺保送名额,私闯民宅,就起了杀心,这种主人公,是宣扬社会正能量吗?
应该完全有自信通过高考,公平竞争,更加能体现人物魅力啊。
马云,首富被偷了一千万,你会同情他吗?说明编剧缺少必要的生活沉淀。
按他这种编法,设计,男主最终也是一个社会祸害,早死早超生,后面全是在瞎编了。
你确实私闯民宅了,有再大的理由,委屈。也不能就此动了杀心,动刀子啊。
男一号的人物立不住,行为举动无脑化,一部电影基本就毁了一大半。
接着就是父亲代杀房主,让男主出逃十五年,这就更无厘头了,你自己是杀人凶手,却让儿子畏罪潜逃,背负心理包裹,这种父亲,谁摊上谁倒霉。
编剧真的应该理解一下,十五年是个什么概念?你写的是现实生活,不是古装神话片。
三年没事,就可以让儿子回来了,同样一个儿子出逃十五年,直到母亲死了,再回来奔丧,你又不是通缉犯,反而会此地无银三百两,引起警方怀疑,真以为居委会大妈的正义觉悟是吃素的?就显得男主不孝,中国人情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