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超 2021-02-14 21:56:33
呵呵,可能随口说几句你当然是不服。那么就花木兰再说一下把
相信楼主也认同花木兰是一个我们古代公认的文学经典,但是,并不是说今天被电影化的花木兰是一个经典形象,不论是内地电视剧还是港台电影,或者动画片,首先这个你要区分清楚,花木兰作为一个IP来自哪里。
花木兰之所以经典的形象建立在流传千年的文学塑造,但是为什么会叫经典,楼主知道不?并不是单纯那首诗歌写得好,比如所谓忠勇孝这些概念的依据来自......
-----------------------------
@前瞻居士 2021-02-14 22:14:01
跟你谈电影,谈剧作理论,你扯到了传统文化上了,你真的懂电影吗?
按你的思维逻辑,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完全不值一提了,因为剧中的唐僧,孙悟空完全和西游记,乃至真实的唐三藏天差地别。
对了,按你的逻辑,《西游记》也该垃圾桶了,对吧,因为书中的唐僧,跟唐三藏肯定也不一样啊。
这不瞎扯吗?再说,人家已经表明了《花木兰》的类型有奇幻,不是历史正剧,你拿自己想象中的花木兰去套,如何能够客观,公......
-----------------------------
@和运超 2021-02-15 15:53:28
不好意思,我还真不敢到处张扬我多么懂电影,尤其像楼主这么爱教人演戏的,不过请问你前面N多层楼,究竟哪里扯到什么剧作理论,我也真的不明白。
一般烂片的烂,楼主看不出来,一般片子的好,楼主也看不出来;这应该叫做逻辑自洽把。
重要的是,一般人评价作品,都站在对方角度来评价,哪里不错,哪里失败,问题在哪里等等,都在对方的作品身上说事。没有谁像楼主爱教人演戏——你觉得这个电影该怎么样处理就更好,......
-----------------------------
好,简单回复你几点:
1,本版我的发帖非常之多,就是自己一种习惯,学习的态度,包括很多影评,观感都发在豆瓣里,以前说过,作品就是给人家评的,张艺谋,冯小刚等我都评过,当然自认为是站在客观,剧作的立场之上就事论事,你看不惯也没办法,有本事就来辩驳,一条条的找出来,我都会奉陪,当然也要站在剧本理论,创作的立场上,骂街和瞎扯就不奉陪了,自己一向就是这么做的。
包括许导演的哪部也是,你可以联系他来指责,批评我,哪里说得有问题,是否在理,相信人家也知道作品的问题出在哪里?不像你,”外行"似的将“烂片”当经典,佳作。说好过《花木兰》好多遍?
包括《大话西游》,基本公认的经典作品,你就凭个人喜好,认为不怎么样?一句话,失去了评判标准,所以说像遇见菜场大叔一样?
我为什么会说应该,或者怎样设计人物,剧情,因为这是剧本专业版,要做到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让专业的网友去评判,对不对?有不同建议,看法可以拿出来,共同探讨,提高,而不是人身攻击。
所以希望你有条理的一是一,二是二,说出《好雨时节》哪些地方,我说错了,
同样的,希望你指出哪一条《花木兰》做得不到位的,我来解答,辩驳。
你写的关于花木兰写得笼统,外行,东拉西扯?难道影视公司内部讨论作品质量,你就这样发表意见吗?
2,关于什么是谈电影,谈剧作理论,我也不想展开了,但有一点,我指出对方作品的缺点,并提出了可以适用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给大家的参考,这一定是在谈剧作,谈电影,而不是向你认为的那样狭隘自大。
就像演员的化妆,我个人的理解是跟剧作理论关联不大,作为奇幻,古装,武侠类型,人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你提出的只是个人喜好,外行的看法,毫无专业依据可言。
3,你不懂什么叫做逻辑自洽,自圆其说。
我就再给你形象的举例说明一下,以你看不懂的花木兰的“气”为例:
该片是有武侠类型的,从开始的场景设计,以及片中打斗,包括皇帝的武功等可知。
所以用“气”无可厚非,可以理解为“气功”或“内力”。
同时女巫也有“气”,这就是编导的刻意定位了,可指特别有个性的女人,有着男人一样的心气。人物的立体就在于个性和共性的兼而有之,这也是剧作理论之一。
一部好电影,应该对主角的选择给与理由和必然性,该片的“气”就是其中一部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女性,只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同样,她有个胆小的姐姐,为什么她不替父从军。
因为不同的就是“气”,也可引申为心气不同,性格不同,性格决定命运。
这就是人家设计的逻辑自洽,自圆其说,包括和后面她为什么有能力打败敌军,这么厉害是前后呼应的,是一个整体的。
而不是你简单的看不明白那样,所以说你不懂电影,这只是其中之一。
4,包括改编和人物原型的运用,在此不想展开了,自己想想《三国志》,《三国演义》,都按你的教条理解,哪有三国演义这种作品,是在压抑剧作者的创作空间。
理解不了,去和同行,老师沟通吧。
如果再理解不了,对于你,我愿意继续帮你解释这个话题,就是太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