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GIS;AIS;北斗通讯导航;北斗通讯;北斗通信

楼主:nj2016 时间:2012-07-25 16:40:20 江苏 点击:1613 回复:0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北斗导航通信与海事卫星等全球通全球目标监控通讯导航终端------
  北斗导航通信的海上船载电子海图监控导航终端的系统组成:
  电脑工控板(含电子海图导航通信软件与显示模块以及电子海图数据)、AIS模块、北斗开发板、CDMA模块(含语音与数据短信)、RFID射频识别模块、海事短波电台接收模块
  一、电脑工控板
  1、规格:主板尺寸:17cm*17cm,主板端口盘:SATA接口电子硬盘 、无风扇、低功耗。略
  2、硬件模块接口:
  3、电脑工控板软硬件研制设计开发与集成:
  1)、通讯接口设计研制开发制作:是通讯协议制作设计与开发制作与集成,包括:硬件接口与软件接口,软件接口:与电子海图导航软件的接口。硬件接口:北斗开发板接口、AIS模块接口、CDMA接口、RFID射频识别板接口、海事短波电台接收板接口五个硬件模块接口的设计开发集成。略
  2)、 电子海图导航软件程序设计修改与开发及集成。
  3)、 PCI扩展卡与工控板板卡驱动的软硬件设计开发研制与集成。
  4)、显示模块的开发
  4、导航软件功能:略,根据需要订制二、AIS模块作用:
  能让周围船只看到自己船,自己船看到周围船,有船只避撞功能,能在软件中进行自动报警。
  三、北斗导航通信模块:
  用途:用于军民两用的车载北斗卫星定位导航
  主要特点:运用了北斗用户机射频模块,采用一体化射频模块专利,具有高灵敏度接收、大功率发射、高收发隔离功耗低等特点。
  基本型用户
  提供实时的定位、导航和通信功能,向用户提供准确位置信息、及时上报战场动态、获取上级指令,另外,各用户机之间也可以实现短电文通信;
  主要技术指标
  1、服务区域:
  70(E)~145(E)5(N)~55(N)
  2、定位精度:
  平面位置精度 20m(不设标校区域100m)
  高度控制精度 10m
  3、动态性能及环境条件:
  系统适合于用户机载体瞬时速度小于1000km/h的动、静态用户使用。登陆各类用户机在有树木轻微遮挡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4、用户机类型、用户机容量和响应时间:
  一类用户机:适用于单兵携带用户,5~10min服务一次,同时使用的用户容量为1~2万个,从用户申请定位到获得位置数据的响应时间小于5s;
  二类用户机:适合于汽车、坦克、装甲车、舰船及直升机等用户,10~60 s服务一次,同时使用容量为5500个,响应时间小于2s;
  三类用户机:适用于飞机和特殊用户,1~5s服务一次,同时使用容量为20~100个,响应时间小于1s;
  4、系统容量:
  系统每小时提供54万次服务。
  5、一次定位成功率:
  无遮挡条件下,取得符合精度指标的定位结果次数与申请定位总次数之比,不低于95%;
  6、通信能力;
  通信电文少于216bit(约13个汉字),计服务一次。部分用户可持续传送1680bit(约120个汉字)的信息。
  时间传递精度(相对于中心控制系统标准时刻):
  单向传递精度:100ns;双向传递精度:20ns
  7、时间系统:
  谐调世界时UTC
  中心控制系统时统相当于中国UTC的精度保持在10us以内
  四:海事短波单边带电台模块:略
  五、RFID射频识别模块:
  对通过检验、符合船舶检验规范要求、处于适航状态下的渔业船舶,正式加贴渔船身份识别码(条形码)。这标志着正式启用渔船身份识别管理系统,也意味着该渔船管理进入自动化、电子化。该渔船身份识别管理模块的启用可以有效解决渔船多船一证的“克隆”船、套牌船、船证不符等情况,以及无船名号、错船名号、假船名号等渔业船舶身份确认问题。该模块是给每艘渔船配备一张不可移动的、不可复制的、远程可读的微波频段渔船电子身份证并进行管理,整合渔船基本数据以及渔船检验、渔船登记、渔船捕捞许可、渔船电子设备代码、渔业船员等与渔船相关的渔业行政综合管理信息,此举大大提高了捕捞渔船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CDMA模块:含语音与数据短信或上网功能
  七、电子海图范围:
  1、70(E)~145(E)5(N)~55(N)电子海图
  世界海图,中日韩海域及东南亚航海图
  中国海图与江图
  S57格式或Senc格式或其他格式
  八、形式: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或委托开发
  南京路川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供货或代理



  南京路川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打赏

0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