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已重建好三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
2008年8月2日,星期六。昨天下午,海口下了一场雨,感觉明天气候会凉爽,经协商又到海口市遵谭镇的湧潭村游玩一天,第一个目的是看看村里三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重建得怎样?因为,我们2008年2月16日到遵谭镇的湧潭村时,村里已经备好备齐各种石料,准备重新竖起“文瑞”、“青云万里”、“贞寿”牌坊三座牌坊供人参观。上午10点钟以前,海口市正在下着阵雨,我和xianqufc、拂晓雨、xie、qiu等五人,坐着到海口市遵谭镇的中巴车,约40分钟,在遵谭镇下车之后,改坐三轮摩托车直到湧潭村。
车到了湧潭村,我们直奔主题。“文瑞”、“青云万里”、“贞寿”牌坊三座牌坊已经全部竖起。这三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重建的共同点是:牌坊虽然在文革期间被拆掉,但坊额匾被完好保存。这次重建就是利用了保存完好的坊额匾和原来明清时期的一些立柱、横枝等,不够的石料再补充,而且是在上原位置重立。
三座重建的牌坊分别是:
1、“文瑞”坊,原是为明代成化甲午(公元1474)科举人蔡齐宸而立,额匾上阴刻“文瑞”两个大字有点象宋体,左侧小款竖写:“督工老人苏佑传”。
2、“青云万里”坊,原是为明代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考中举人的蔡士储立的,坊额阴刻“青云万里”四个大楷书,左侧小款:“正德庚午科举人的蔡士储立”。青云二字也是里坊名。因为,古时湧潭莊辖管青云、步月两坊。
3、“贞寿”牌坊,原是乾隆丙子年即公元1750年为蔡子荷妻莫氏而立。
这块“贞寿”牌坊匾额的正面,阴刻“贞寿”两个大楷字,贞与寿中间上方刻一个“奉”字,正面左小款:钦命署理两广总督□务都统加一级玥第;钦命广东等处地方布政使加二级□昌;广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加四级□□;□□广东粮道管通省等事加一级张曾;钦命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加一级德明;右小款:广东琼州府知府加一级左兴;广东琼州府同知加一级李勳;特授琼山知县加二级吴□;琼山县儒学教谕锺天秀;琼山县儒学训导李朝□;乾隆丙子年蔡子荷妻莫氏榖旦。它的背面刻着“熙朝人瑞”四个大字。乾隆丙子年即公元1750年,说明此牌坊原建至今已有258年,为宣扬蔡子荷的妻子莫氏而立。据说莫氏生了五个儿子,享年103岁。这座贞寿牌坊是古代琼州府四座贞寿坊之一。
村中原立有八座牌坊,除了上面的三座之外,还有五座牌坊,它们分别是:⑴“步月”坊,是为明代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考中举人的蔡伯祥立的,可惜的是牌坊的额匾已断成两截,“步月”的意思是中举人之后希望进一步考中进士,飞上月球。蔡伯祥与蔡士储同是一个村,他们都在明朝正德庚午年,同时两个人都考上举人实是罕见。⑵“万古流芳”牌坊,坊额也断成两截,建立时间是清道光十三年六月(公元1833)。从额匾上的刻字可知,是“奏为旌表节妇蔡江妻监生正心母覃氏立”。⑶“节孝”坊,坊额同样断成两截,它是为清咸丰三年蔡励妻王氏立的。另外两座牌坊是“云龙”、“亚魁”坊,“云龙”坊是为明代成化戊子年科乡进士蔡嵩立的;“亚魁”坊是为明正德丁卯科举人蔡秉乾立的。它们原来都是建在湧潭村,不知道什么时候迁到梁陈都。
1、青云万里、文瑞两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