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座落于五指山的腹地。它的得名,据史料所载与冼夫人的丈夫冯宝太守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冯冼大军进入五指山后,为了使这个地区能长治久安,冯冼夫妇便为海南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建立崖州之初,他们目睹海南岛的经济、文化政治之落后,甚感不安。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他们便积极动员他们的后代及僚属大规模地迁徙海南。
随着冯冼家属及其越人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劳动技术,变革落后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大力推行牛耕。积极倡导兴修水利。传说,冼夫人还亲自带领群众寻找水源,兴修水利。并带来了中原和邻国的优良品种,无偿提供给农民,扶持农民发展生产。
传说,儋州旧城址原在临近海边的南滩浦,常遭水患,冯冼带领子弟帮助这里的人民把州城移到现在的中和镇,使群众不再担心受险,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同时传授纺织技术,使他们穿上衣服,传授中原的医疗知识,提倡当地人民学习文化。至今五指山腹地的琼中县,还盛传着“冯公指令读书诗“的歌谣。
上述各方面的效措施以后,冯冼再进一步了解到当地黎族人民对汉人有许多顾忌,他们便亲自为黎族人民讲学,把冯太守和冼夫人结为一家的情况直截了当地告诉了黎族同胞、讲清黎汉本是一家人的道理,促使当地黎族人民改变了对汉人的看法。他们还帮助黎族人建立物品交换点(市场),黎族人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热情地称冯太守为“冯公宝“。这个地方过去并没有名称、人们要把产品拿到这里交换,就称为“公宝停的地方“。久而久之,黎族人民要聚会、交流生产知识、围猪知识、节日欢乐等,都定在“公宝停的地方“进行。
当地老百姓为了表示永久纪念冯公宝,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纪念亭。为了防止坏人破坏,他们共同订立了保护该亭的守则,规定各村峒要定时派来“保亭“。
去“保亭“成了各村峒人人皆知的义务。年久日久,这里就成了人们聚集的中心,逐步发展成为街市,“保亭“由此而得名。冯冼夫妇也成为海南人民心目的英雄人物,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资料来源于<<海南历史>>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