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南渡江缓缓从定城流过,古老的城门还在默默地守望,你迎来过探花郎的荣归故里,你曾为“一里三进士”而骄傲,你迎接过“父子进士”牌匾,你见证了元代王子和灰姑娘的传奇,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你守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今你老了,没有作用了,一城五门,现在只剩两门了,看着夕照下满目疮痍的老城门,独怆然而涕下……
定城北门的守望------感谢郁金香供图
走读海南第三期,品味文化定安;在海口汽车东站结集,一杆队旗飘在空中,咱们的队伍要扩充。瞧,小旗手多精神
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位于雷鸣墟北面约5公里处。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七月初八日,王弘诲生于书香望族岁贡官同安县丞的家庭,据年谱记载:先祖公辅公宋南渡时自浙江来琼为王氏始祖,九传至摘云公迁居定安县龙梅村,为龙梅始祖。
太史坊前留个影
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现海南省)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事业,流芳千古。
王弘诲58岁时才得以告老还乡,倡建宗祠--八角殿
嘉靖四十三年(1564)王弘诲23岁,守孝3年期满,母亲为他娶琼山县员山村(今文山村)岁贡周世和的女儿为妻。1565年,考中二甲进士后,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继续深造。是年正遇海瑞直谏逆旨,犯科入狱。入狱前海瑞来访,自以为必死无疑,以后事相托并交银20两,嘱其代为运柩归里。为此,弘诲不顾个人得失,不怕连累,四处奔走,多方周旋,极力调护,常带食物和药到狱中探看,为其治病。海瑞终获释官复原位。
龙梅村王氏宗祠是三间大宅,前是大门,中间是殿宅(即八角殿),后是大堂,大堂门前挂着一块金光夺目的匾额,上面写着:“忠义世家”四个大字,是有它的来源故事的。 弘诲的孙名叫昌言,生于乱世,官场险恶,他生授荫工部员外郎德州州牧,却厌官宦,绝不言仕宦事。家居40余年,与人不忤,与物不争,处事委曲求全,置义田,以赡宗族,设义学,以教化乡邦。如逢荒年,煮烂粥以济穷人。路坏桥损,无不修补,附近乡邻都受恩惠。当时,盗窃事件随时可有,因此他就捐财倡义,立乡约,集乡勇,以护乡邦,民得以安。已丑年,4个贼头,领兵纠集一块做乱地方,闹得鸡犬不宁。昌言就和乡村父老共商,捐钱养乡兵60余人,并和县政府兵会师,共抗贼兵。当年六月,贼兵纠集在金鸡岭北,要攻打定城,昌言马上领乡兵前往阻击。战斗中,昌言奋身力战,打退贼兵多次,但在战斗后期,死于贼兵乱箭之中。乡兵无主,人心涣散,贼兵就乘虚而入,龙梅村这时被搜括而空,乡亲四方逃离,贼兵又放火焚烧后才收兵回去。那时,昌言的原配妻子陈氏,见到家中只有老母和怀里的孩子,就马上携儿带母逃离出村,绕道到定城避难。当年的八、九月,贼兵又攻入定城,昌言一家老少都落入贼兵手中。陈夫人知道这次难两全了,就做了最坏的打算。正巧,贼兵中有个次级首目叫李花脸的想娶陈氏为妻,陈夫人就假意答应,并提出要求说:“我全家老少都在这城里,丈夫又刚死不久,尚在带孝,现在就嫁给你不太好,最好是你把我全家老少都统统赶出城去,以后我才跟你过日子,这才免有闲话刺耳。”李花脸觉得此言讲得有理,就偷偷地当夜赶走陈夫人全家老少。次日早上,陈夫人探知她全家老少脱险了,就在贼兵集合时痛哭,骂道:“我祖公做尚书官,父做知府官,丈夫授荫职,世代清白,我夫死在你贼手,我恨不得抽你的筋,剥你的皮,吃你的肉,啃你的骨。”接着便咬舌,血喷众贼而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定安知县丁继离特赠:“忠义世家”此匾,有跋并书。
如今王弘诲故居已老态龙钟,年久失修。
位于王弘诲故居北边约20米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王弘诲致仕归里后创建,坐东北向西南,明末曾毁于盗焚,清康熙年间重修。为重檐歇山顶宫殿式构筑,正脊有双龙戏珠灰塑。八角殿为王氏宗祠之前殿,合王氏宗祠之山门,有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四合院式布局,占地约1000 平方米。殿里原供奉万历皇帝像,早晚烧香朝拜,以示崇敬。今山门及东西配殿俱损毁。殿进深3间,宽5间,明间均用圆金柱,柱径24厘米,鼓镜古式石础。前檐柱为方形石柱,后檐柱为八角形石柱,前后门均缺。后殿进深3间,宽5间,硬山顶,神龛已被拆除。宗祠历来为小学所在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部分损坏。1981年,村里人集资修好前殿(八角殿),1984年政府拨款略为整修后殿。祠里今存有康熙丙申(1716)翻刻的明万历皇帝诰封王弘诲及其妻周氏之诰封文匾1块。“忠义世家”木匾额1块、《重建王氏祠碑记》半截,还有“东阁风清”木匾额1块,挂在前殿正门上方。八角殿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清代广东(现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官至大理寺卿(二品)。与其次子同朝进士,时人称之“父子进士”,为宋代至清代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中的一对。为人诚直正大,为官公正廉明,关心人民疾苦,爱国忧民。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培养出状元、探花之才。藏有许多书籍作品,但遗世至今却寥寥无几。
说起王映斗的豪宅,当时的建筑规模和特色风格,在定安是绝无仅有的。它座落在今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的东北部,建于清同治初年。由北京的设计师设计建筑图纸,朝廷拨银,带回故里建造。坐西南向东北,三幢祖居屋呈“品”字布构,地势西高东低,纵深五六十米,南北宽约40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围墙围住。前方有一口大水塘,面积约1000平方米,长年积水不涸。
住宅原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农村实属罕见。建有正屋四幢,“后枕屋”三幢,“学屋”一幢,每幢皆为三间。正屋居中那间为客厅,两侧为厢房。还有小屋廊庑数幢,有致错钳其间。皆为悬山式顶。共有十二院七十二门,回廊巷道镶嵌其间,皆为青石板铺就,蜿蜒幽深。所有的建筑,大多为传统的土木砖瓦结构,亦有少许欧式建筑风格。房庑庭院,门柱巷牌,飞檐走壁,勾心斗角,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与众不同的是,“后枕屋”并不建在这座住宅的后面,而是建于前面。大门朝东北,开在偏南两幢“后枕屋”的中间,门高2米多,宽约1.5米,门前七级阶梯,由青石板条铺成。进入大门,有一条大约30米的巷道直通院内,包括大门,整条巷道共有三道门。第二道门内外为木板门叶,中间为木栅,共三层防护。第三道门的门楣上原挂着“父子进士”的木制牌匾。后围墙开两个小后门,偏北小后门门楣上刻写“进士第”三个正楷字;东南边开一侧门,较高大。西北角及门前池塘边分别建一间一蹲位和两蹲位的厕所,均为砖木结构,瓦盖顶。西北角有一椰子园(今种植槟榔),东北角有一较大的花池。有一书库,专藏古代书籍和多幅当时名流的书画等物。
所有劫后所遗建筑,虽然历经百年沧桑,风风雨雨,可旧貌依然,古风犹存。更值一提的是一幢风格独特的横廊小屋,这幢小屋共五间,二层,弧形门窗,砖木结构,有一前廊与小屋连为一体;一堵墙采用欧式建筑风格,与古代传统建筑风格有机结合,融成一体,可谓“中西合璧”。除了门窗破损严重外,其他构架基本完好。豪宅大院今非昔比,已不见当年十二院七十二门的恢宏清幽气息,更显冷落凄凉。惟有门前的那口水塘依旧,默默见证这座百年建筑的风风雨雨,是非变故,风华与落寞。
.
亚元坊
据定安文物志记载:“亚元坊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落在南山村,坐东向西,系明万历年间莫维则(名汝拭,今定安县南山村人,曾任上犹县知县)所立之纪念物。莫维则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广东乡试中壬午科第二名举人,故坊额题为亚元坊。”全石质建筑,单楼,四柱三间,通高5.2米,明间宽2.87米,次间宽1.6米。每柱前后有防风掌一条。四柱均有莲花瓣纹饰柱础,高约0.8米,周长2.4米。坊前有旗鼓石一对。石雕瓦楞式顶盖,鲤蛟鸱尾顶饰。明间坊额正面阴刻横写楷体“亚元”二字,背面为“春魁”二字。尤为突出的是坊额上距顶盖之间,刻有通栏的欢庆吉祥的人物镂空石雕饰物,这在目前海南尚存的30座明清牌坊中是唯一的。
.
参观亚元坊
海南莫氏合族祖祠
走读海南的网友在莫氏合族祖祠前合影
海南莫氏源於莫城(今河北省任丘县西北),迁自福建,定居海南已有一千余年。是迁琼较早的姓氏之一。
莫氏先祖陵园
莫氏先祖陵园历史悠久,是海南莫氏古墓葬群。最早墓葬至今已有750年,比定安县历史还早30年。
.
解元坊原在王尚书生祠后(今定城医院后),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孟春,为当时的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诲立。王弘诲系定安县龙梅村人,万历年间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广东乡试考中辛西科第一名举人,故坊匾是“解元”。
解元坊初立于定城中街,清代曾重修一次,民国十七年夏,因建新街,解元坊始迁至今址,解元坊通高5.1米,面宽三间,明间(除柱)宽3米,次间(除柱)宽1.5米,明间解元坊额石面宽77厘米,长3米,厚20厘米,正面阴刻横写楷体大字“解元”,字大70厘米见方,右侧阴刻直写楷体小字“琼州府知府吏韩宜,同知陈梦雪,通判杨麦,定安县知县黄守潜,定安县知县元萃重修”;左侧阴刻直写楷体小字“翰林院蔗吉士王弘诲建,隆庆二年孟春吉日产。民国十七年戊辰仲夏月吉士旦裔孔明镜同众迁立”。
解元坊额后背中间阴刻横写楷体大字“翰林”,字大60厘米见方;右侧阴刻直写楷体小字“钦差提督两广都御史王同道,分巡海南道副使姚世为”;左侧阴刻直写楷体小字;“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诲建,隆庆二年孟春吉日立”。
琼剧是海南文化奇葩,是岭南四大剧种之一,定安县历来被誉为琼剧之乡,《海口舆地志》云:“定安县历来是土戏之乡,福建、潮州的教戏师傅都来教戏和落户过”。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期,海南形成一句名彦:“没文昌不成机关,没定安不成戏团,没万宁不成道班。”此话说的是海南各市县剧团中,缺少不了定安人。当时全岛有13个市县创建地方国营琼剧团,就有11个由定安人任团长,而且还有几十人在各团中担任编剧、导演、主演和乐手。在民族地区创办的陵水、琼中、保亭、东方、崖县(三亚)五个剧团中,主要演艺力量以定安人居多,陵水、保亭、东方几乎成了定安团。
赶上美食节了,定安的生态美食上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定安黄牛、黑猪、富硒米、定安粽子都打出品版,但品种还太少,在美食节大街上,更多的是海口、其他市县和内地的小吃汇总。
.
一天的走读只是走马观花,定安值得你品味的地方还很多,有母瑞山革命纪念园、有母瑞山革命老区“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文笔峰、南丽湖、张岳崧故居、王官故里等等,定安,值得深度解读、细细品味(全文完)。谢谢观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