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简单介绍琼崖革命,在脱离了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孤岛孤军奋战二十三年不倒的历程。
中共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中共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琼崖 光辉历程的回顾 光辉历程的回顾 1950 年 5 月,中共琼崖地方组织领导琼崖人民,接应和 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全面解放海南, 取得了琼崖革命的胜利,聂荣臻元帅评价: “孤岛奋战,艰 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琼崖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造了中国人民革 命史上的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回顾中共 琼崖地方组织“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为我们了 解中共琼崖地方组织领导琼崖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正 确把握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实质,具有一 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的成立 1926 年,国民革命军南讨胜利后,琼崖革命的统一战线 开始形成,中共琼崖地方组织也逐渐建立,进入了一个发展 时期。在国民革命军渡琼前后,共有三批共产党员和青年团 员 200 余名进入琼崖进行革命活动。 这些党团员在各地宣传、 发动群众, 发展党团员, 筹建党团的基层组织。 1926 年年初, 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在海口成立,罗汉任特支书记,委员有王 1 文明、冯平、李爱春、何毅、符向一、何嘉予、陈公仁等。 特支成立后,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迅速建立起 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开展群众运动,发展党团的基 层组织。这些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共琼崖 地委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2006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琼崖 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宅(今海口市龙华区竹林 里 131 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 侠夫、周逸、何徳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女) 、陈 垂斌、罗汉等,代表党员 240 多人。大会分析了全国和琼崖 的革命形势,讨论了琼崖党组织的主要任务,通过了关于职 工运动、农民运动、政治工作、军事工作等决议,选举产生 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 中共琼崖地委成立后,领导琼崖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 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大革命 高潮,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起 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发展了琼崖的革命力量,促进了琼 崖人民的解放运动。 琼崖讨逆革命军的成立和武装斗争的崛起 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 月 22 日凌晨,国民党 琼崖当局也向琼崖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发动了 2 琼崖“四二二”大屠杀,中共琼崖地委委员李爱春、国民党 琼崖特别委员会委员、 共产党员符国光等 200 余人被捕牺牲。 之后立即成立“琼崖清党委员会” ,向各县扩展,被捕共产 党员和革命群众 2000 余人,杀害 500 余人。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受失败,琼崖革命转入低潮。为挽 救局势,恢复党组织,中共广东区委派杨善集回琼。地委主 要负责人和大部分党员,在革命群众的掩护下,先后转移到 各地农村。在撤退中,也狠狠地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进行 了武装反抗,为后来创建工农武装准备了条件。 6 月,琼崖地委在乐会县第四区的宝墩李氏祠堂召开紧 急会议。杨善集传达了中共广东区委关于“组织武装,恢复 农村工作,以革命红色恐怖镇压反革命的白色恐怖”的指示 精神。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改 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选举杨善集、王文明、冯平、许侠 夫、陈垂斌、罗文淹等为委员,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和肃反委 员会,杨善集任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王文明任肃反 委员会 。这次会议及时为琼崖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鼓 舞了琼崖人民的斗志,明确了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在农村 建立工农武装,以革命武装反击反革命武装为中心任务,实 现了琼崖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随后,中共琼山县委、文昌县委、乐会县委、琼东县委、 万宁县委、定安县委、陵水县委、儋县县委也先后成立,恢 3 复和建立了一批区委和支部,组建起革命武装,队伍逐渐壮 大。琼崖各级党组织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党对琼崖革 命斗争的领导, 为琼崖革命斗争的发展, 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7 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委将各县的革命武 装统一改编为琼崖讨逆革命军,成立琼崖讨逆革命军司令 部,冯平任总司令,陈永芹任副总司令,杨善集任党代表, 每县为一路军,共 11 路军,总人数达 700 余人。各县讨逆 革命军成立后,立即掀起武装斗争的高潮。 琼崖武装总暴动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 年 9 月上旬,为了响应党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全党 和人民继续革命的战斗”的号召,配合湘鄂赣粤四省的秋收 起义,中共琼崖特委在乐会县第四区召开军事会议(被称为 九月军事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