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一个人由正入邪易,改邪归正难。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认为,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最后做了几件坏事就被定格成入了魔道,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坏事最后做了几件好事,就被说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看起来这个混乱的逻辑似乎很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要相信,凡是存在的,就一定是合理的,中国文化放着这个错误几千年不去剔除和纠正,必然有它内在的清晰的因果关系。
清朝的和珅都知道,仗着乾隆皇帝的宠爱,一辈子贪污腐败,聚敛钱财,最后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有意将他赐死,和珅掏出乾隆皇帝的给自己的遗诏以为可以保命,但是乾隆的遗诏却要嘉庆皇帝留他个全尸,照样赐死。所以才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老实说虽说和珅无疑是个财务高手,否则也弄不到那么多钱。但是和珅却也非常的不聪明,如果在他最后十年,和珅不在聚敛钱财,而是用手头上的钱修桥铺路,造福地方。那么即使是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都要他死也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样的行为正好符合了大多数人心中的传统价值观,由正入邪易,改邪归正难。
传统价值观认为,一个人要想改邪归正,比由正入邪困难十倍百倍,对于由正入邪的人,人们嗤之以鼻,对于改邪归正的人,人们褒奖称赞,由正入邪是一种堕落,发生的维度是从上到下。改邪归正是一种升华,发生的维度是从下往上。由正入邪很平常,谁都可以做到,但是改邪归正却很困难,不是某某人随便就能做到的。和珅没有做到,所以他死了,如果他做到了,那他就死不了。
因为在人们心中正的维度要比邪的维度高出很多,有了上下之分,自然也就有了从上向下,或是从下往上的逻辑顺序。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