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彩礼是一种传统,我查了一下,确实是传统,从西周就开始了,但和尊老爱幼不一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而收彩礼是否也是优良传统呢?很少听说过收彩礼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说到他的历史,“彩礼”最早起源于周代,西周《仪礼》中有记载“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其中“纳征”就是现在所说的“彩礼”。
在古代结婚,男方需要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有了初步的意愿之后,就会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请人占卜,如果觉得各方面都比较合适,就开始了“纳征”的环节。这时男方会给与女方一定的金钱,家具,生活物品等作为聘礼,而女方也会拿一些亲手缝制的衣被或者是所用的饰品作为嫁妆回馈,这一来一回,有时候男方家庭还拿得更多呢。
古时候在没有婚书的情形下,将男方下聘礼,女方受聘财这样的做法视为婚约成立,并起着担保婚约履行的功能。
在悔婚、妄冒(指婚礼中的冒名顶替等欺骗性行为)、违律为婚(违反法律的规定结婚)几种情形下,法律会分别根据男女双方在婚姻缔结中的过失程度予刑罚处罚,以及规定过错方返还聘礼或不追聘礼。
对于女方悔婚,《大明律》甚至规定女方需“倍追财礼给还”,即将“财礼”双倍返于男方。
聘礼发展到今天,传统婚姻中彩礼对婚姻成立的担保价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敛财的手段,一种不良的攀比,他破坏了婚姻的平等,自愿,互相尊重等原则,把婚姻当成了一件商品来买卖,当人类所有的情感都和金钱扯上关系,一切都是为了钱而喜,为了钱而悲,那么这样的情感,这样的人生是不是也太单调了呢?
彩礼发展到今天早就变味了,应该淘汰了,即便他是成立的,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女方也应该拿出相等的彩礼才对呀。
-----------我是kugfd,欢迎大家的参与和讨论,,,-------------------
@kugfd 2023-03-05 14:16:18
-----------------------------
彩礼,一种让当今社会崩溃的话题,在我的理解中,彩礼分几种意思,一是女方卖女儿的钱(有点重),父母收了当他们的回报,二是,让男方父母放血,给小两口建立一个较好的经济的小家庭,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三是,为难男方,本来女方父母不同意婚事,但女儿坚持,没办法,只好用彩礼来为难男主,四是、分男方父母的家产,这种往往是男方有多个子女的,早点把父母的财产转到小两口名下,能分一段是一段。但无论是哪里种,不得不说都是一种陋习,先不说合不合理,就从支付的条件来就,这就是一个不平等方式,结婚,现代社会,严格来讲是小两口的事,感情到位了,组一个自己的新家庭,一起共谋未来,这是主体,在组建这个实体的过程中,当然会有一些经济上的困难,如果双方父母有条件的,支持一下,商量着来,这也很正常的,可现实是,经结婚为点,提要求要,这就从意义上来说失去了支持的概念了,这就是给予与拿来的矛盾了,现在,年轻人好多都是只管睡觉,不管费用,且还理所当然,这种思维如果得不到根治的话,彩礼这个事永远都是大山。要完全解决彩礼一事,首先,是小两口要把组建小家庭当成是自已的事,自已必须要有量力而行的计划,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不是一味推给父母,其次,双方父母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独立的人格思维,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义务是养你长大,辅助的得到教育,成年后,只有靠自身的努力获取社会和经济的认同才是正道,再次,社会要辅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把儿女的工作成绩,对社会的贡献当作骄傲,而不把对儿女给了多少钱作为炫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