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城建阵痛隐忧 】
“欢迎在下雨时,到常德看海”成为近两年坊间广传的段子。这些现象和大规模城建以及不规范的施工管理,有直接关系。此外大规模城建对常德的未来或产生持续影响的,将是资金问题及伴生的土地财政隐患。
2011年基础设施投资176.52亿元,是2008年(65.93亿元)的2.68倍,年均增长速度达38.9%, 2012年 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90.04亿元,同比增长39.5%,增速居全省第三,占2012年常德GDP的14%——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仅为2%。
目前正在建的交通项目,常德市政府绝大部分多采用土地“打包”形式,目前不可能再为建设一个项目,政府财政投过多的钱,而是将沿线的土地打包,来平衡资金紧缺问题。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城市土地为稀缺资源,项目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土地财政弊端日益显现。
【三改四化推动GDP增长扩大土地财政 到底可不可取 】
根据常德市统计局月报
受全球性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市场需求疲软和市域内新上大型、特大型工业项目严重不足,左右全市工业和经济大局的骨干企业出现重要拐点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市经济增速出现了1998年以来的新低,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4.4亿元,增长6.2%,增幅比2012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