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转业军人安置政策的改革和进一步重视,各地拥军安置工作,落实的都很不错,湖北在全国的拥军安置工作一直处于模范地位,安排的都非常合理。各地每年也都有很多批的转业士官被安置工作,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这个庞大的,通过转业士官渠道入编的工作人员群体,他们多数都是基础一线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今天要说的问题就是部队转业安置后的身份问题,这个问题具有历史局限性(干部、工人、农民),也是普遍性的存在的,恳请领导百忙中能将改革的阳光照射一下这个最底层的群体。
随着兵役法的改革深入推进,当前符合安排工作的转业军人分为转业干部(军官)和转业士官(服役12年以上)的两类群体。干部(军官)转业多数情况都是进了行政单位,行政岗位。士官转业以前是企业较多,现在随着领导的重视,基本都是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转业军人的关爱。
但身份改革没有跟上,士官转业即使为全额事业编,其身份低于其他(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编,定岗为全额事业编工人身份,没有了成长进步和晋升的空间,工资结构、养老保险等待遇也有些许区别。他们中间不乏高学历的业务尖子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工作人员,但身份转干或聘干的政策基本被封闭后,极大地打击了部分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恳请领导们在改革的时候能考虑到这一尴尬的问题,能有一条身份转干的途径,哪怕很难,至少还有希望,还有前进的目标。
(声明一下:我不是到处乱告状,也不会给领导找麻烦,只是想通过这个渠道能让领导们关注一下这个底层的群体。即便不能改变什么,我也会一如既往的好好干工作,感谢组织,感谢党。)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