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岳阳有个文庙,一直想去,却一直未能如愿。
其间,不乏时间,也不乏机会,但总是想着,会去的、以后肯定会去的......归结根底,怨的是自己一颗慵懒的心。
从汴河街问询而去,过保利西街,绕一个圈子,几分钟就到了,想想和岳阳楼直线距离怕只有两三百米。
一溜儿围墙围着一个小山包,墙头也有几片琉璃瓦,显示着、也仅仅只是显示着这的与众不同。
只看到售票窗口,探头进去。
“有事吗?”
“参观文庙啊。”
“大人十五,小孩五块。”
拿钱付过,感觉就像穿越回去的访客给冷面门房茶钱。倘若不使出几钱银子,便以一句老爷不在家而给你奉上一碗闭门羹。
“从哪进去?”
“旁边,等会儿,我给你开门。”
转角过去,只听吱呀一声,小山门开了。
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 绕过泮池,登上状元桥,抬眼望去,三间四柱石牌坊巍然矗立,牌首依稀可辨“棂星门”三个字。
拾级而上从侧门过棂星门,进庙门,便到了大成殿。
大成殿内供奉的孔子塑像王服冕冠,面呈威严之色。与我们印象中的宽袍大袖,面呈沧桑之色的孔子相去甚远。仔细想来,只怕各地的文庙孔子像应该都是如此。文庙文庙,顾名思义就是供奉作为文宣王孔子的 ,而孔庙和夫子庙想来应该供奉的那种儒服像才对。
大殿两侧供奉着儒家四贤: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应该也是被封过公侯的缘故吧,和孔子一般王服冕冠,只是冕冠的流速只有九根,和孔子十二根是有区别的。
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集大成而至高圣贤,我想,恐怕是再也找不到比大成至圣更高的称谓了。
大殿西侧庑房介绍着学宫、贡院建制和科举沿革 。东侧的庑房展列着古巴陵籍名宦乡贤,不甚文达,乏善可陈。
出门四顾,冷寂寥落的孔庙除了我们一行再无他人,不禁为传统文化的受人冷落而心生感慨。问及陪游的管理人员,为何与咫尺之隔的、人马熙攘的岳阳楼差别如此之巨大,答曰分属旅游局和文物局的缘故,心中恍然。
文物局就不能适度开发?倘若在此设立孔子学院或传统文化讲堂,宣扬孔子育人育德文化,不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务实之举吗?
感慨,感慨!
过棂星门回头已看不到大成殿的孔子了,但我想,有机会我还会来的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