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往古巴
北京时间2007年1月18日下午2点,我们在北京九洲家园旅店报道集合,等待第二天出发.
下午,办完各种手续,分完房,开完会,我们把自己的行李送到食堂的地秤上去测试重量,做最后的调整.
晚上,我在北京的两个哥哥给我送行.在中国的最后一餐是正宗的北方菜--涮羊肉.哥哥带我去了一家人气很好的餐厅,点了一大桌菜.正宗的酱料,白蒜,麦饼,咕嘟的汤锅,香嫩的羊肉,新鲜的蔬菜……让人忽然有些恋恋不舍.
哥喝了很多酒,我也喝了不少,最后大家都没多说什么.
晚上,我们冒雨开车去了前门,走在长安街上,看到夜幕中的天安门,北京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不禁塑然起敬.第一次感觉到祖国永远神圣而伟大.
北京时间2007年1月19日上午9点,我们集合来到首都机场,办理完行李托运,换登机牌,通关的手续,我们来到19登机口等待.大家照相留念,给家人打电话,为出行做最后的准备.
下午1:45,我们登上了飞机,下午2:00起飞.祖国慢慢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离我们远去,飞机上坐椅的背后有一个高度距离仪,看着数字逐渐增加,我们知道自己慢慢离开祖国,走向海外.
航行期间,飞机上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先是发饼干和饮料,然后是热西餐,酒... 刚开始吃觉得挺新鲜的,蔬菜沙拉,意大利面,奶酪,
红酒,不愧是法航,喂得我们找不着北.
飞机上还为每位乘客电视,电影,音乐,从坐椅下居然还可以扯出一个遥控板打电子游戏.第一段航程就是吃了睡,睡了玩,玩了吃.机舱外没有黑夜,一直是白天.让人有点亢奋.
到法国的时候是法国时间的下午六点.天气很好,天很蓝,我们在机场里隔着玻璃出不去,都感觉不到法国的味道.等办完手续到了晚上,才知道机场没有得到通知,不收留我们,为了给我们争取到休息的空间,教育部孙老师带着我门只有从一个个航站楼跑到另一个航站楼,去申请住宿.法国戴高乐机场太大了,坐着巴士和火车在里面穿来穿去,天不知不觉就黑了.后来找到一个法国黑人警察,我和孙老师给他沟通了好久,最后他答应带我们去E楼住.于是,我们在E楼大厅的地毯上过了一夜.晚上喝厕所里的水.在厕所偷电.......这感觉不是滋味,又挺刺激的.或许一生只有一次吧.
法国机场里有空调,地毯软软的,睡得很舒服.
第二天,大家很早就起来了,我们座巴士来到A航站楼.九点,机场开始工作,我们办完出境手续,就在机场大厅里等待航班.出海关后有很多免税商店,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香水,零食,酒,服装,还有好多精美的纪念品.
我没有买,不过我想当自己回国那天,一定要为家人,朋友装满我的背包.
下午,一场雨后,我们的飞机到了,是双层777,非常大,非常震撼,太阳照在机身上发出闪闪的光芒.飞机停在候机楼旁边,我们站在窗口, 看工作人员在匆忙的给它加油,检修.目所能及的跑道上,每过两三分钟就有一架大飞机起降,虽然我去过很多机场,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
法国时间2007年3月20日下午两点过,我们可以登机了,想不到可以做靠前的位置.等待了很久,飞机起飞了.随着大家伙缓慢的爬升,我们慢慢看到了法国的机场,公路,郊区,城市,还有弯曲的赛纳河,然后慢慢升入云中......供餐开始了,酒水中有一瓶黄色的东西,我们以为是桔汁,喝着味道怪怪的,后来才知道是酒,这一小杯不起眼,喝下去后却足足睡了五六小时,而且神智全无.所以这躺航程不怎么难熬,感觉没多久就到了.
北京时间2007年3月21号,我们到达了古巴.
飞机降落得非常平稳,我们慢慢看到了这个国家的面貌--椰树,橡胶林,矮房子,小路,电线杆......似乎感觉不到想象中的出国的味道,觉得是到了一个热带小镇.时间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走出飞机,我们的确感受到空气中弥漫这一种混杂着油气的海风味.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热烈的迎接队伍已经聚集在通道门口,我们像国家元首一般昂首阔步一路无阻的走出了机场.
坐车来到海关,古巴孩子为我们献上鲜花和国旗,海关门口的空地上有一个民间团体在敲锣打鼓表演舞狮,我们在锣鼓声中走进贵宾厅,举行接风仪式,办理入关手续...
办完手续已经是天黑了,但是还不能走,因为我和另外几个同学的行李丢失了.等了很长时间才找回来.最后,我们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了学校.
刚下车,古巴小孩就围了上来,给我们献上鲜花和礼物,一份礼物是装在小纸盒的布娃娃,另一份是画上风景的木牌.
校园里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拉丁音乐,我们被簇拥着带进了学校中央的小操场,大家刚排好队,一个上届学生就给我们献上可一首动听的拉丁歌曲,颇有味道.紧接着是哈瓦那儿童艺术团的舞蹈杂技.热辣音乐,奔放的舞蹈,让我们HIGH得有点受不了.
表演结束后,我们前往餐厅吃晚饭,第一餐是自助餐,有各种水果,面条,每人还有一份鲜虾鸡肉炒饭,一碗汤,一杯咖啡.因为大家都饿了,所以吃得很香.
吃完饭,大家来到小礼堂,进行分班选老师.先是介绍每个班的老师,然后被叫到的学生分组起来跟老师回寝室.当我们三十班的学生看见我们的老师时,几乎惊叫起来,男老师长得非常帅,女老师是个黑人,很有气质.三十班犹如得到财宝一般跟老师走出了礼堂.
我们随着老师走到广场前的 台上,这时,我们两百多人的箱子已经被分成三组全部放在那里了.突然感到一种细致的关怀,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学校方面就已经帮我们把成吨重的行李从三辆车上搬了下来,我们直接取就可以了.拿上行李,我们跟老师回寝室.
我们的寝室在三楼,要把接近四十公斤的两大箱行李搬运上去比较费劲,大家互相帮助,老师也帮忙,我们来到了三楼.
走进寝室,和照片上的一样,左右各五张上下铺,床头每人一个柜子,带缩.两台空调,金属百页窗.显得有些拥挤.
床上铺好了新床单,床头挂着一张新毛巾.
虽然有些小显得不自在,但一眼就看得出来,为此学校是精心准备的.
我们开始分床,我不幸被分在内陆下铺,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置的受罪.当然也有沿海上铺的人后来幸福的生活在他用蚊帐建造的蒙古包里.
分完床,收拾完东西,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些情况,我们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
我们的浴室在走廊尽头,我去的时候所有的位置都被占满了.我索性去对面的浴室洗,中途遇见一个古巴老师疑惑的看着我,我用在国内紧急恶补的半生不熟的西语给他打了招呼,就去洗澡了,后来才知道那边是上级学生和老师的宿舍.原来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就住在我们旁边.
接近十二点,经过四天的奔波劳顿,终于在异国他乡的小床上,疲惫而安详的睡了.
一夜睡得很好,至少我是,但是凌晨当自己还在迷迷糊糊美梦的时候,突然被震耳欲聋的合成鸡叫吵醒了,紧接着是拉丁摇滚音乐,我看看窗外,天还没亮,看看表,六点,心里感觉怪怪的.原来学校这样叫我们起床,真有创意.
索性爬了起来.自己在外,什么都要自理了,洗漱完,开始整理床铺,正在整理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老师过来叫我们起床,吃饭.
一切停当后,我们来到食堂吃早餐,早上供应牛奶,水果,面包.....坐下来,面对食盘和刀叉,有点想笑,心想自己天天这样,几年下来,肯定会熟练到用刀叉杀人的地步吧.
饭后,校长召集大家到小礼堂开会.
我们发现校长说话从来很简洁,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却很能切中要害.他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各位JEFE,教学的,生活的,交通的,食堂的,医疗的.然后向中方教育部的官员问好,然后告诉我们今天要办两件事-注册,体检.
再说完一些祝福的话语,会议就飞速结束了.
我们走出礼堂,跟老师去办公室注册.上午轮到我们班.
我们跟着女老师来到教学楼外走廊办公室办理入学手续,由于需要排队,于是我们在走廊的板凳上等待.交谈中,我们知道女老师叫KINEISY,男老师叫FAVR.
男老师FAVRE负责我们的生活,女老师LANXI负责我们的学习.男老师比较年轻有趣,有一个女朋友在学校工作.
KINEISY利用等待的时间教我们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对话,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学习,重复,朗读...在这里大家都没有顾忌,可以放声的开口练习,不时开开玩笑,感觉很有趣.KINEISY还教我们练习自己的名字,对于西文名里没有R颤音的很幸运,有的就很艰苦的在那里练习发音.
我还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含义.据说是三个火枪手之一.对此我非常满意.
过了一会儿,我们轮流进入办公室,把自己的护照,入关表,公证书交交给里面的老师.然后在电脑面前的老师旁边坐下来,由一个比我们大点的中国学生作翻译, 在电脑上录入自己以及的资料,非常细致.包括到门牌号,父母工作等.
办完手续,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去食堂吃饭.
这是第一次在白天打量这食堂,有两个门,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两边是通道,中间是桌椅板凳,四人围成一张桌.食堂的最里面,是领取事物的窗口,它右边是回收餐具的窗口.
我们从左边的门排队进去,在窗口左边拿餐盘,然后放到窗口,由里面的工作人员给夹食物.先发水果,然后是米饭,然后是一样带肉的主菜,然后是蔬菜,最后是汤.
取完食物,我们在值班老师的手势下依次围坐,食堂虽然大,座位虽然有空,但是只能坐桌上有刀叉的座位,而且只能一次按打饭顺序围坐.桌上有纸包起来的餐具.里面有一把刀,一只叉,一个勺.
吃的东西和国内有一些差别,可能味道不是那么大,但是从营养的角度上来看还是很均匀的.
下午,我们跟班帅(FAVR)去宿舍二楼的医务室体检,先检查了牙齿,然后进行了一些内科询问,同时量血压,询问时,医生会问一些例如有没有家族病史,爱吃什么,刷几次牙,患过什么病,是否抽烟喝酒的问题,最后躺到床上进行了一些奇怪的听诊.
检查完后,我们各自自由活动,吃晚饭,晚上,迎接第二批最后来的学生,学校开展了和迎接我们一样的活动.
至此,我们顺利到达古巴并算是在学校安家了.
第一印象
当到达古巴出关的时候,感觉得到一鼓扑面而来的热气,但是这里风很大.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室外呼呼的吹着海风,进行集合,开会,办理手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机场和海关的房子不大,不是那种混凝土建筑,一般只有一两层,但是用鲜艳的颜色粉刷过,感觉得到一种朴素和不发达,但是很干净整洁.
大家走了几天,很累了.有的同学上车就睡着了,还听说因为有人睡着没回答点名,老师着急地专们找了很久,结果最后发现人就在车上.
车队在去学校的路上,周围没有太多灯光,有也很微弱,车上放着拉丁音乐.开着空调.
车在很窄的路上开得飞快,一路无阻,周围是黑忽忽的夜,偶尔可以看见热带植物的影子.第一次离开家,走这么远,此时此刻心里有些缱绻,想起千里之外的伟大祖国,想起家乡,想起亲人,想起香喷喷的家乡菜,想到自己要在这里呆上好几年.思想上还是有些疲惫和抑郁.但是都是十八九岁的人了,只有让自己保持活力保持向前.看到随我们一起的学长翻译惬意的坐在车上,和古巴人聊天,听音乐,看风景,心里很羡慕很佩服.
学校的设施不先进,不豪华,和我们在西安急训的西外想比有太大差别.但是东西还是比较齐全,对于学习来说,是应有尽有了.
住宿空间很小,但是床是舒服的,有软软的床垫,一夜可以睡得很好.
第一次去厕所,发现里面全部是马桶,没有蹲位,心里比较郁闷,两百多人啊!你坐了我坐,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是这里的厕所每天都打扫得很干净.
早晚很凉快,中午,下午和傍晚很热.
到达古巴第二天,我们第一次参加学校早上的晨会.
学校中央是一个小操场,小操场左前是旗杆.吃过早饭,学校开始放音乐,听到音乐,全体同学在操场集结.八点整,音乐停止.旗手就位,开始奏古巴国歌,升国旗.古巴国歌非常好听,很有气势,让人感觉得到一种向上不屈的精神.所有老师全部立正,目视国旗,唱国歌.接着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虽然有人说我们中国学生唱歌不认真,但是当国歌在异国他乡奏响的时候,全体中国人都振奋的唱起了国歌.当我们目视国旗的缓缓上升的时候,真的十分激动,十分自豪,我想以前从来没有留意这种感觉,地一次强烈的觉得国歌那么庄重,威武,地一次强烈的觉得国旗那么神圣,那么美丽.地一次强烈的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如此骄傲自豪.操场上回荡着我们的声音,此时此刻最好听的是来自于这群年轻人国歌.
晨会结束后,我们跟随KINEISY走出了学校.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白天外出参观.我们走出大门,饶过门前的大树,看见一个岗亭,里面有两名警卫在值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过岗亭,前面是一条红土路,路边是高高的椰树,两边是香蕉树林.老师指着树,指着香蕉开始教我们单词,我们也很认真的学着,还不时开着玩笑.路上,IGNACIO悄悄说2万四旅游五年.....大家都笑了.这里的景色已经具有典型的热带风格,但是我们还没感觉到岛国的味道.这里的风景不错,蓝蓝的天,白色的云,椰林树影,不用考虑光线,滤镜,随便照张照片就非常漂亮,但是,着里还是很贫瘠的,除了植物,田地,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走到头左转上了一条大路,我们开始看见路过的车辆,这里的车很老,都漆着鲜艳的颜色.有老式大卡车,有老爷车,有德国的奔驰,苏联的GAZ,美国的雪弗莱......古巴人几乎把车改到了极至,除了外壳,很多地方都换了.看起来很古老,很神气.开过时发出巨大的声响,车场上的人会热情的给我们打招呼.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古巴早上的太阳还是比较热的,我们边走一边尽力和老师沟通,老师只会说西语,我们连猜带比划带查,基本能互相交流.
走到一个叉口,我们看到了雪茄地.还有革命标语.气温渐渐热了起来大家开始往回走.
路边有很多野花,MARSELO去摘结果把手扎了,大家唱着那只"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快乐的回学校.
回顾,学校在一片大树环抱的绿岛之中,周围目所能及之处的感觉很荒芜.很象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除了树,田,小小的房子和蓬子,什么都没有,让人心里有些堵.
接近中午,我们回了学校.
下午,我们全体学生在操场集合,得到通知说要去参观学校附近的小镇.我们坐上大客车,一个车队很有气势的出发了,路上,有人向我们招手,有车给我们让道.让人感觉很牛B,很拽.不一会,我们很顺利的到达了安市,先看到一快石雕,老师说这是这个小镇的铭牌,象征幽默.因为在这镇上诞生过一位很有名的幽默漫画家.
透过车窗,我们看见了低矮的房子,这里的房子是五颜六色的,欧式,但是很简朴,也没有太多绿化,感觉有些单调.当很多这样的房子,装饰柱,木门,百页窗,铁栏杆,电线,排水沟组成的街道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既觉得兴奋,又深深感觉到这是个绝对不富裕不发达的地方.
下了车,大家开始步行进入小镇,我们看见了古巴的小学生,看见了居民房间里的陈设,一般是一张破旧的沙发,一张小桌子,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更没有一切我们曾享受过的可谓豪华的家用电器.我们参观了一家鞋店,里面的鞋都是手工的,很贵,似乎有点丑.绕来绕去,我们来到镇中央的广场,一坐教堂出现在我们眼前.
这绝对是个照相的好地方,教堂里一切都很正宗,老师还指给我们最神圣的地方-教徒领圣餐的角落.
参观完教堂.我们跟老师去了家国营商店,GANDITO和IGNACIO进去调查了物价,发现东西挺贵,一台音响折合人民币要卖二十万,大家吓了一跳,不过后来证实,是他们换算错误.
最后,我们上车返回学校.这次参观既让人觉得新奇,也让人深切的体会到我们目前所在地真实的贫苦.
我们第一次仔细打量我们的学校.学校叫做SANTIAGO FIGUEROA.
SANTIAGO FIGUEROA是古巴一年轻革命领袖的名字.学校走廊上挂着他的简历和画像.进进出出,他炯炯有神的眼睛都注视着我们.
学校被树林拥抱,周围环绕着铁丝围.正门,两排小树夹着一只通道作为小小的门,通道尽头是一个石板阶梯.登上阶梯,就走进了横亘眼前的粉红色三层教学楼的门厅,左走廊上是学校教务,电教,教学办公室和厕所,左前方是楼梯,右走廊是图书馆,会议室等.直走,是一个走廊,走廊两边是绿色石排凳,中央是向外围成圈的竹座椅,排凳等.走廊中央,偏左是食堂,分两个门,雪白,铁制,左进右出.右边向外延伸了一个平台出去,平台下面是水泥广场,广场上有八盏灯和一些石凳.中央地面上在我们来的第二天有工人在烈日下跪着用手绘上了班级号码.广场左上放是旗杆,左挂古巴国旗,右挂中国国旗.
走过走廊,是四层宿舍楼,往左是男生,往右是女生,女生宿舍有扇铁门把关,楼梯在门后面.男生宿舍楼梯就在走廊左边,无论男女可随意出入,十分之不公.宿舍一楼左是会议室,右是活动室,洗衣房.
走到走廊尽头,下阶梯就是操场,操场由野草和两个被漆成蓝色的水泥运动场组成,一个是篮球场,一个是排球场,一个是野草足球场.
通过楼梯上二楼,在走廊上面还有一个通道连接宿舍和教学楼.宿舍二楼左是豪华密室,曾经找老师进去过一次,发现里面九曲十八弯,有电视,茶几,趟椅,独立的浴室厕所.最里面有一间小屋,里面是一个双人标间,这可能是学校最豪华的住处了,估计是接待外宾之用.二楼中是两个理发店,又是医务室,医院.
学校主要建筑成王字型.学校的建筑没有地基,下面是空心的,火柴盒结构和水泥板搭的楼坐落在一些柱子上面.这里很多房子都是这样,可能有其地域优势.
学校周围有五个岗亭,一般都有人值班.听严老师说,以我们第一天参观的外围土路为界,学生如果走出学校范围,当地居民就会喊叫.
教学楼与食堂之间,有一棵大树,树上开着红色的花.教学楼西屋顶,有一座被漆成红白的高高的铁架,这可能就是信息天线.为学校网络服务.不过学校网络看来一直非常差.
未完待续。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