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国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文化大师,以及战略大师,但不是整理故纸堆的老学究。我们需要这个时代特色的文化。我们要批判的是儒学宗教化问题。
第四个定义:全球化之今天,儒家需要批判,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深刻的社会文化思想变革。
如今现代社会,要以人为本,讲平等,要自由,尊重个性,这些,西方两千年前的基督教文化就有了宣扬。而孔子呢,在周礼以及易经的基础上要构建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这就是儒学治国被批判的原因——或许孔子本意只是以“克已复礼”服务于个人道德修养,并不是要参政治国?
中国的现状最需要的却是建立一个公正平等有正义的社会,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是普遍现象,在中国却还比较奢侈。个性自由、社会公正、人人平等,法制清明,以善至善,这实际上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人的追求目标。一个现代性的社会,是一个公民契约的社会,公民必须享有应有的自由与民主。
当今之世,反儒不如儒学本身与时俱进革新,犹如西方的宗教改革。这个儒学应是孔孟当年的原始思想。我认为,儒家思想学说原初点没问题,洁白无瑕,但随时光的侵蚀,官儒附加上了许多错误乃至谬枉。为恢复原初儒旨,再现儒家精神原貌,许多人做着纠偏匡正工作,心怀挚爱与虔敬。这篇文章的目地在此。儒家不是用来“反”的,因为它是传统文化,反不了,历史不会倒退。
辣椒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原因都是一个——它辣。儒家再怎么样讲,是它辣。
考察现代政治学,孔孟的学说只可能在民主社会存在。孔孟当时为何连官都做不了,没有独裁君主听他的仁政,民贵君轻,独裁者听他的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吗?民主社会谁掌权?是资本家,资本主义形态。孔孟的政治理念,亲民理论需要得到资本家的支持才可能实现。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独裁主义心里不会有儒家学说。
民主政治受到普遍尊重,因为个人的财产需要安全的政治环境,发展与创新也需要开明的政治保护。过去“富者甲第连云,贫者无立锥之地”,只有靠打破官本位思想,才能迎来人才的自由,社会普遍富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正摧枯拉朽我们的中华传统农耕文化。
今天一个普通中国年青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住在洋房里,早上醒来要先上洋卫生间,用的一定还是洋手纸,然后开始洋习惯刷牙,穿好里里外外的洋衣服,一看洋钟表,哦,洋时辰已经是七点半啦,该出门啦,开洋车,坐洋车,或者骑洋车,都得遵循洋规矩,靠右行哦。进洋制度的单位或公司,打开洋电脑,至少的,得用洋笔在洋纸上写些字。这中文,都根据洋语法改造啦,算洋化的中文,有他她它,还有的得地,还要讲语法,还要有标点符号,这真洋化。中午去理个发吧,得,那一定是洋发型。下班去接女朋友,谈场洋恋爱,争取早日结婚,组成一夫一妻的洋家庭,努力吧。晚上回家上洋网,逛微博,或支持,或反对,那思路那价值观,可都是洋思想为主,没几个人会跳出唯物主义,民族主义,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这些洋价值观的啦。这些都是从小在洋学堂里给教育出来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物质丰富了,坦率说,中国人在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上一向没有完全厘清,这还是儒家文化的阴影,糊涂潦草,权大于法。道德某种层面需要配以法律来顶起。儒家文化的未来之路还很长……自己以为的现代化与现代性。
现在,提倡王道仁政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孔孟之道。中国人嘛,说汉话,写汉字,就要继续做儒家的谦怀之人,做心态阳光、心怀仁慈的中国人,绝不能做蔑弃典文,不遵礼度之人。
最后一个定义:经济繁荣,民主政治清明,家庭还是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幸福家庭还真需要回归儒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