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避免大家的误会,先阐明一下,空不是无,说因果必空不是说因果没有。因果律像数学上壹加壹等于二一样,只是一种规律,现象,道理,知识。
然后再引用一段佛经的原文: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亦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然后再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达到空的境界,自然是无碍的,也是心无挂碍,维摩诘经上说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如此是入不二法门,空不是在有无的层面上论物的,但是做到空的话,一定是无碍的吧。如果心中一直挂念着因果报应,这是住法生心,这不是空,也不是无碍,不是无相。
谈到佛法了,就谈一下内外之别吧,当然是我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请自己判断,很多修行的人提倡“内求”,其实内外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必须看到、听到、学到很多东西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世界观,一个人如果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时,他内心又会有什么存在,如果他从小就什么都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那么他的内心又会是什么样子。一个人的世界包括内也包括外,改变一个人的世界内心改变是改变,外在世界改变也是改变。所以一些经书上讲人的内心和外界都像幻化的一样,如果说外在的世界是幻化的,那么一定程度上的心灵也是幻化(圆觉经上讲身心皆如幻)。
不过真实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明白,外在的就是外在的,幻化的就是幻化的,一个新衣服自己很喜欢,喜欢到执着的程度,对待它像自己的心肝一样,那么它被人泼上脏水的时候自己就会心疼的,一个法,喜欢到了执着的程度,迷住了自己的眼睛,或者迷失了自己的本心,那么也是有碍吧。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