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疑问,可以分为三类。
“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办?”。
“是什么?”这一步没走好,你一定会困于“为什么?”。
“为什么?”这一步没走好,你一定会困于“怎么办?”。
生活中,对“是什么?”的思考,催生出哲学。
对“为什么?”的思考,催生出科学。
对“怎么办?”的思考,催生出技术。
试想,如果你现在已经在梦里,什么样的疑问,才有可能让你脱离梦境呢?
显然,“怎么办?”,只会让你在梦里越陷越深。
“为什么?”,有可能把你导向“怎么办?”,也有可能把你导向“是什么?”。
只有在你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是什么?”上时,只有在你对梦本身产生强烈的疑问时,梦才有可能失去继续编造的力量。
事实上,你一直都在梦里。即使在“清醒”时,也像昏睡时一样漫不经心。
“我好像没把门关好?”。
“糟糕,忘了带钥匙!”。
“天哪,把儿子忘在超市里了!”。
……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清醒的,但没有干涉的情况下,只有在“回过神来”的一瞬间,你才是清醒的。仅仅是一瞬间,除了这一瞬间,其余的时间,你都在昏睡。
头脑就像一个装满各种自动应答程序的仓库。
面对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你总会漫不经心从头脑中找出一个程序,让它全权自动应答,自己则保持昏睡。
只有在面对意外,搜遍整个仓库,也找不出可用的程序,无法继续昏睡时,你才会被迫短暂地醒来。
禅师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会人为的制造意外,逼着你“明心见性”,找到自己。只有这样,修行才有可能真正开始。否则,无论你在做什么,你都是在昏睡。
人对昏睡的渴望普遍超乎寻常的强烈,即使他们看起来很清醒。
比如,有很多想要脱离痛苦的人,他们以为自己想要脱离痛苦,但他们并非真的想要脱离痛苦,他们仅仅是想要舒舒服服地昏睡,而痛苦折磨着他们,让他们无法继续昏睡。
所以,他们会在昏睡中不断努力,想要寻找一个自以为可以驱逐痛苦的“方法”。在相信自己找到之后,每天按时按量服用,自我催眠。
痛苦永远不会离去,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们还能被驱逐到哪里去呢?它们只会在你清醒的时候,失去活跃的力量。就像地下交易无法在阳光下进行。一旦你重新陷入昏睡,它们立刻就会重新蔓延。
清醒,是我们学会说“我”之前的天然状态。重新习惯它之后,保持它,毫不费力。但我们现在更习惯伪清醒,从伪清醒转换到清醒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刻苦与专注。
从理性的角度说,修行的终点,就是找到真理,找到能够解答一切疑问的终极答案。
这是一个天大的奥妙。
不要指望每天漫不经心地念几次经文,做几次广播体操,就能够解开它。你必须押上你的全部身家。
无论你在为什么困扰,试着检视你的困扰,“是什么”让你陷入“怎么办”的困扰?
金钱?人际关系?健康?
继续问,“金钱是什么?”,“人际关系是什么?”,“健康是什么?”。
所有的“怎么办?”,都可以回溯到一个“是什么?”的疑问上。
正是你对某件事物漫不经心的定义,造成了你今天的困扰。
试着重新去定义它。
疑问让你专注,专注让你清醒。
你可能会认为自己早已熟悉一切,没有什么需要质疑。
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某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疑问,会把你所有曾经的疑问都联结起来。你会开始发现,自以为早已熟悉的一切,你其实从未真正认识它们。即使是你自己,你也从未认识。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