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
(38)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注:
不德,上德以“道”治天下,不宣讲德而有德。
不失德,下德不以“道”治天下,虽宣讲德而无德。
攘臂,指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奋。(捋,luo1)
华,hua2,浮华。
(39)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废,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注:
竭,jie2,穷尽;例:彼竭我盈。 --《左传·庄公十年》
蹶,jue2,跌倒。
不谷,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是侯王懂得自贱返本还是不懂得自贱返本,侯王拥有的富贵已达极限所以致数没有再给予他的了。
之,往,到。
禄,福。
硌,ge4,凸起的硬东西跟身体接触,使身体感到难受或受到损伤。
(40)第四十章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戾。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瑜,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慇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
堇,jin4,通“尽”,全部用出,竭力做到;例:尽力。
若,ruo4,或;例,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建言,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指古语或古谚。
费,fei4,浪费。
夷,yi2,消灭。
戾,li4,乖张。原文“类”,通“戾”,例: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荀子·不苟》
谷,gu3, 两山之间的水流。
建,jian4,立也。
瑜,yu2,美玉,原文“渝”。
隅,yu2,靠边的地方。
希声,xi1sheng1,寂静无声。
慇,通“殷”,yin1,殷实,富裕,此处引申为褒扬;例: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以慇润国家。——《古文苑》
(41)第四十一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注:
不谷,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议,yi4,判断,评论。
强梁,满盈的事物。
强梁者不得死,事物满盈将向它的反方向转化而不得其死。
(43)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又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注:
又,you4,原文“有”。
及,ji2,从后头跟上;例:赶不及。
(44)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
孰,shu2,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
病,bing4,损害,祸害;例:病民(为害人民)。
甚,shen4,很,极。
费,fei4,耗损;例:费损。
厚,hou4,多。
亡,wang2,丢失,丧失。
(45)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融。燥胜寒,凉胜炅,请静可以为天下正。
注:
弊,bi4,害处。
冲,chong1,空虚。
诎,qu1,通“屈”,弯曲。
拙,zhuo1,笨,不灵巧。
融,rong2,融合,融会,原文“榕”;例:融洽无间(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
燥,zao4,燥热,原文“躁”。
凉,liang2,微寒,稍冷,原文“靓”。
炅,jiong3,火光,引申为热。
请,qing3,求。
为,wei2,变成,使得;例: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
(46)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注:
却,que4,表示转折。
走马,奔跑的马,借指战马。走,古代指奔跑;例:走马。
可,ke3,适合;例:可口。
欲,yu4,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例:欲望。这里指不正常的欲望。
咎,jiu4,憎恶;例:殷始咎 周。——《书·西伯戡黎》
憯,can3,锋利;例: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
(47)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注:
户,hu4,一扇门,门;例:夜不闭户。
窥,kui1,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例:窥视。
牖,you3,窗户。
出,chu1,高出,超出;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远,yuan3,多,指差距大。
知,知识,这里特指反自然的知识。
(48)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注:
又,you4,原文“有”。
(49)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注:
歙歙,凝聚的样子。歙,xi1,收敛,吸进。
浑,hun2,全,满;例:浑身。
(50)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途十有三死之途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注:
途,tu2,道路,原文“徒”。徒,步行;例:徒步。
之,zhi1,往,到;例:吾欲之南海。
执生,zhi2sheng1,犹摄生,谓保护自身。摄,she4,保养;例:摄生(保养身体)
陵, líng,山,山头。
盖,gai4,发语词。
披,pi1,原文“被”。
揣,chuai1, 藏入,塞进。
兕,si4,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
蚤,通“爪”。
(51)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督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注:
形,xing2,原文“刑”。
亭,ting2,适中,均衡;例:亭匀。
督,du1,监督,原文“毒”。
覆,fu4,遮盖,蒙;例:覆蔽。
(52)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㙂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棘。现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注:
知,zhi1,领悟,感知。
没,mo4,同“殁”。
㙂,dui4,地中挖的通道。
堇,jin4,通“尽”,完毕;例:取之不尽。
闷,men4,密闭,不透气。
济,ji4,成就。
现,xian4,出现,显露。原文“见”,古同“现”。
棘,ji2,针形的刺,引申为麻烦,事故。
遗,yi2,余,留。
殃,yang1,损害。
袭,xi2,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
(53)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又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货财有余,是谓道夸,道夸非道也。
注:
介,放在心里;例:介意;介怀。
又,you4,原文“有”。
行,xing2, 从事。
施,shi1,实行;例:实施。
畏,wei4,怕;例:畏难(nán)。
甚,shen4,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夷,yi2,消灭;例:夷灭。
解, xie4,古同“懈”,松弛,懈怠。
朝甚除,朝庭的施政方针发生了改变。除,改变,变换;例: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道夸,原文“盗夸”。夸,假借为“誇”,虚假;例: 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吕氏春秋》
(54)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夆,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以此。
注:
建, jian4,造,筑。
拔,ba2,移动。
夆,feng1, 植物长高到顶。
(55)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蜇,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注:
虿,chai4,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
虺,hui3,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攫,jue2,抓取。
朘,zui1,(男婴的)生殖器。
精,jing1,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例:精神。
嚘,you1,气逆;例:婴儿于号,三日不嚘。
益,yi4,助,补助。
生,sheng1,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
已,使平静。
(56)第五十六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㙂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
知,zhi1,知识,这里特指反自然的知识。
言,yan2,讲,说;例:言必有中(zhong4)。
塞,sāi,堵,填满空隙。
㙂,dui4,地中挖的通道。
(57)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官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注:
奇,qi2, 出人意外,诡变莫测;例:以奇用兵。
事,shi4,做。
取,qu3,得到,取得。
而,er2,表示转折关系。
弥,mi2,更加;例,弥坚。
滋,zi1,增益,加多。原文“兹”,古同“滋”。
知,知识,这里特指反自然的知识。
奇物,奇怪的东西。
法,仿效;例:效法。
(58)第五十八章
其政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悉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尖而不刺,直而不斜,光而不曜。
注:
闵闵,忧貌。闵,min3,同“悯”,忧愁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屯屯, 丰盛,满盈。屯,tun2,聚也。
察察,明辨;清楚;洁净的样子。
缺缺,破碎不全的样子。
孰,shu2,谁,哪个。
极,ji2,准则。
妖,yao1,邪恶而迷惑人的。
悉,xi1,详尽的知道,了解。
尖,jian1,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原文“廉”。
斜,xie2,不正,歪斜,原文“绁”。
曜,yao4,光线照射;例:耀眼。
(59)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
注:
事,侍奉。
啬,古同“穑”,se4, 收割谷物,亦泛指耕作;例:稼穑。
蚤,zao3,古同“早”。
服,作,担任;例:服兵役。
母,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
氐,di3,根本。
(60)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
莅,li4,到。
非,fei1,不是。
交,jiao1,交合,融合。
归,gui1,趋向,归向;例,归附。
(61)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故大邦者宜为下。
注:
牝,pin4,雌性的鸟或兽,与“牡”相对;例:牝牛。
交,jiao1,两性和合。
以,yi3,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例:梦寐以求。
(62)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之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欤?故为天下贵。
注:
何弃之有,有何弃,宾语前置,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其中“之”充当助词。
欤,yu2,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原文“与”。
(63)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
注:
猷,you2,谋划;打算。
(64)第六十四章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注:
持,chi2, 主张,掌管;例:持国。
判,pan4,分也。
贵, 价钱高,与“贱”相对,这里作使动词用。
复, fu4,还原,使如前;例:恢复。
过,guo4,超出;例:过犹不及。
(65)第六十五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注:
明,ming2,懂得,了解。
愚,yu2,傻,笨。
知,zhi1,知识,这里特指反自然的知识。
知,zhi1,主持,管理;例:知县。
稽式,ji1shi4,准则,法式。
(66)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以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
重,zhong4,分量较大;例:负重。
(67)第六十七章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
重,zhong4,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
徙,xi3,迁移。
陈,chen2,排列,摆设;例:陈兵。
(68)第六十八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注:
既,ji4,已经;例:既然。
(69)第六十九章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小,夫唯小故能大。若小细久矣,夫我恒有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健之如以慈垣之。
注:
小,xiao3,原文“宵”。
保,原文“葆”。
慈,ci2,上爱下曰慈。
不敢为天下先:不忘初心,返本归源,与世无争。
广,guang3,扩充。
垣,yuan2,墙。
(70)第七十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肥天,古之极也。
注:
士,shi4,兵士。
与,yu3,奖赏。
肥,fei2,引申为顺应天。
极,ji2,准则。
(71)第七十一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保矣。故乘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注:
行,xing2,走;例:步行。
行,heng2,道也。
执,zhi2,掌管。
攘,rang3,捋起。(捋,luō ,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例:捋起袖子。)
近,jin4,接近,靠近。
亡,wang2,丢失,丧失;例: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保,原文“葆”。
乘,cheng2,交错。
若,ruo4,同,相当;例: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
哀,ai1,悲痛。
(72)第七十二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注:
贵,gui4,值得看重,重视。
披,pi1,原文“被”。
褐,he4,粗布或粗布衣服;例:短褐。
(73)第七十三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注:
尚,shang4,尊崇,注重。
病,bing4,不满,责备;例:诟病(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病,bing4,损害,此处引伸为去除;例:祸国病民。
(74)第七十四章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猒其所生。夫唯弗猒,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现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注:
畏,wei4,怕;例:畏惧。
畏,wei4,敬服;例:畏天恤民。
闸,zha2,开闭门。
猒,yan4, 堵塞,同“厌”;例:厌其源,开其渎。——《荀子·修身》
厌,yan4,嫌恶,憎恶;例:厌恶(wu4)。
现,xian4,出现,显露,原文“见”。
(75)第七十五章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
勇,yong3,人的一种气,此处指受压迫老百姓的反抗之心。《说文》:勇,气也。
于,yu2,对于。
敢,gan3,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召,zhao4,召唤。
繟,chan3;例:繟然,舒缓。
恢,hui1,大也;例,恢恢,宽大广阔的样子。
(76)第七十六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注:
恒,heng2,持久。
畸,ji1,不规则的,不正常的。
必,bi4,果真。
斫,zhuo2,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77)第七十七章
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78)第七十八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途也,柔弱微细者生之途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注:
途,tu2,道路,原文“徒”。徒,步行;例:徒步。
胜,sheng4,能担任,能承受。
(79)第七十九章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取俸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现贤也。
注:
又,you4,原文“有”。
俸,feng4,官员等所得的薪金;例:俸禄。原文“奉”。
唯,用于句首,无实义。
现,xian4,出现,显露,原文“见”。
(80)第八十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注:
易,yi4,改变。
诟,gou4,耻辱,原文“訽”;例:受天下之訽。
稷,ji4,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例:社稷,指国家。
祥,xiang2,和蔼可亲;例:慈祥。
王:wang2,领路人,领袖。
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81)第八十一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注:
焉,yan1,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例:且焉置土石?
介,放在心里;例:介意;介怀。
司,主管。
彻,che4,彻底,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