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几年来,国家将眼健康的关注点集中在了儿童青少年的视力问题上,而今年的全国爱眼日主题,提倡我们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读完初中,近视率翻倍!青少年用眼面临什么问题?
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程度深等问题在近年来越发凸显。
据统计,2014年,我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顶尖医学期刊JAMA也曾发表文章,介绍了中国青少年群体的视力情况。研究显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12.0%,而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近视率上升到了67.4%,增加了不止5倍。而高度近视,更是从小学一年级的0.1%患病率,到初中三年级时飙升至2.3%,这个数值看似不高,但高度近视的风险却比普通近视大很多。
当代中国青少年是如何用眼的?
根据中南大学,以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对我国22911名6岁到17岁的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用眼行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绝大多数孩子存在不健康的用眼行为。
用眼距离:报告显示,用眼距离大于一尺的学生,只有45.4%,而有28.3%的学生用眼距离低于20cm。
用眼时长: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40分钟的学生,多达83.21%,其中甚至有53.5%的学生连续用眼超过120分钟。
户外时长:户外活动也可以帮助控制近视的发生及进展,但报告显示,每天能够保持1小时户外活动的,只有6到9岁年龄段的学生。10岁以上的学生,日均户外活动时长均不足1小时,并且随着年龄段的上升,户外活动的时间越少。
用眼光照环境:标准的用眼光照环境,是在房间正常光源之外,在补充一个台灯光源。但是据调查,有33.7%的学生用眼环境光照不足200lux。
用眼姿势:标准的用眼姿势,是保持上半身直立,目光直视,用眼角度控制在上下5°以内。有98.3%学生的用眼角度,是控制在上下15°以内,但是有1.7%的学生,用眼角度甚至超过了15°,这属于危险用眼行为。
研究青少年的用眼习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规范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更科学地进行近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