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如是
时隔一年,雄安之后,又一特区获得历史青睐。
最近,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海南成为焦点;而其肩负着的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让许多产业看到了发展新机遇。
《意见》给出的政策扶持力度堪称空前,其中重点提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对此,有媒体表示,这让时下火热区块链增添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前的2月份,有消息就称,海南将会是第一个承认虚拟币交易所的省份。不过,后来被证实是谣言。有人认为,站在海南当下的政策红利期,尽管眼下数字货币监管呈收紧态势,但是海南建立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可能性并非为零;此外,海南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积淀,也让区块链落地当地产业拥有深厚积淀。
然而,在剔除由空前政策利好带来的感性情绪后,实事求是来说,海南发展区块链产业前景到底如何?海南还需要克服哪些阻碍?

“链”上海南
梳理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区间集发现对于海南政策扶持主要涉及的产业有:零售、农业、海洋贸易、博彩等。实际上,这些产业的发展很难忽视区块链技术的助力,未来区块链将在各个产业不同的场景中持续寻找落地应用可能性。
零售
当下零售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作为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海南,此次被定为自贸区后更是迫切需求其零售业的转型发展。实际上,2017年7月份,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海南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方案》。其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重要商品溯源体系和商品质量标准。

截图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商品溯源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眼下各大电商也纷纷布局该领域,并且大都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比如,天猫现在借助阿里云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将商品原材料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营销过程的信息整合写入区块链。使得品牌的每条信息都拥有特有的区块链ID“身份证”,附上各主体的数字签名和时间戳,供消费者查询和校验。对于旅游零售经济发达的海南来说,区块链技术必将会是其实现零售业转型的一大利器。
农业
”热带”赋予了海南农业鲜明的特色。如果海南想要做优做强热带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实现农业转型发展,肯定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
实际上,海南对于区块链应用在农业领域的嗅觉很敏锐。根据区间集此前的一篇文章《全国省市区块链相关政策及应用》显示,海南文昌市在2017年1月份成立了中国首个村级区块链创新联盟,该联盟旨在提升我国农村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水平。
比如,可以将区块链应用于海南农业食品的检测机构,而根据《意见》海南将打造自由贸易港,涉及的相关农产品检测将会更多。实际上,现在很多检疫检测机构都是单打独斗的,获得很多数据都没有被及时利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整合海南的农业食品检测资源,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海洋运输
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和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吸引更多资源,未来海南将成为海洋贸易、运输的重要地区。然而,现在海洋贸易、运输的流程很复杂,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会极大提高海洋贸易、运输的效率。
比如海洋运输领域,由于所有与货物相关的数据和文档都是随时写入区块链的,而区块链的各个参与节点的数据又是保持同步的,因此相关的参与方,不管是生产商、销售商,还是海关、银行等,都能随时随地了解掌握货物的位置、状态、甚至是温度、湿度等信息。交货后,支付、结算等工作可以利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自动实现,这样,可以做到账期大大压缩,甚至可以实现接近实时的支付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