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记事·草木时光】合集:
☆四季芬芳香水柠檬
☆野菠萝.守望的乡愁
☆醇香之味话山蒌
☆挥之不去的眷恋----酸梅树的前世今生
挥之不去的眷恋----酸梅树的前世今生
文/美丽风情屋 图/来源于三亚版和百度
酸梅枝茂兮布我绿荫
酸梅树,拉丁文名字叫Tamarindus indica罗望子,也有许多地方称其为酸豆、酸角,酸梅是海南大部分地区和我的家乡乐东一带对它的地域性称呼。它是多年生的常绿乔木,树形高大,粗者需数人联手方可合抱,高者可达二十余米,树冠形如巨伞,枝条错落叶羽厚叠,连北部湾海边那以炽烈著名的阳光都穿透不过,硬是在暑热肆虐的朗朗晴空下,展布出一处毫无缝隙的荫凉之所来!其在滨海地带分布之广,可以说是逢村必有,遇林则见,真是再惯常可见不过的一种树。
但是这普通平常的一种树,在村人们心中,又有着颇不寻常的超然地位--它生长的地方,一般都是在祠堂,公庙,村口,集市,或者是人们常常聚集的场所。也不知道是因为先有酸梅树而后在树边建的祠堂集市,还是因为有了祠堂集市的存在,而特意移种的酸梅树?总之但凡在人居之处,有些年头的酸梅树下,不是村民聚会议事、休闲纳凉的中心,就是被三五成群的孩童们占据,成为玩耍采食的据点。这是它分布的一个规律。
远行的游子们每每回到家乡,闲行村中,总可以在村头街角,看见大人们在酸梅树下的荫凉处坐着闲话家常,孩童们在酸梅树上的枝杈间玩闹戏耍的场面——它是那样贴近人间的一棵树,陪伴着乡村的日常,见证孩童们的成长,俯瞰着人们命运的变迁,犹如每日必见的友人,熟悉又亲切。
酸梅树的故乡在非洲大陆,一个和海南一样撒满四季阳光的地方。它非常适应这里温高日长又干燥,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对土壤条件要求又不是很高,即使是在我家乡海边贫瘠的沙土地上,也能生长得高大繁盛,我幼年时甚至觉得它本应就是属于这里的原生树种。当年酸梅树经由苏丹被移植到亚洲南部的印度之后,也是因为适应当地气候,生长得极好,居然被人们误认为它的原生地便是在印度;再后来,它又从南亚被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国家和欧洲等地,逐渐成为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热带果树——除了极寒的南极冰原大陆和被冰海雪域围绕的北极岛,每一块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都有酸梅树生长的踪迹。
酸梅树的生命力是那样的强,几乎可以说是到了落子成树的地步。在乐东等地的乡村,随便那处屋角旮旯或是荒野路边,都有可能见到随地冒出一棵带着两粒圆厚的子叶、互生着形似绿羽叶片的酸梅苗,那是乡人吃了酸梅果随口吐掉的硬籽,被踩踏入地之后得了些雨水便生长出来,甚至都无需刻意的种植!所以,当它扎根在中国,落地到海南,繁衍到村边寨里,便迅速地生长融入,成为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重要树种。对海南人来说,它既是果,又是菜,可调味,能入餸,制得了车床,护佑着村祠,既是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与木料,又是内心精神象征的寄予!海南林木的品种虽有万千之多,其中更不乏贵重如花梨、高洁如沉香者,但都没有哪一种树能像酸梅树那样,从容而笃定地,在海南人心目中树立起生命之树与王者之树的庄严地位。
酸梅树又是最粗生耐长的!它既不怕干旱也不怕洪涝,经得起烈日暴晒,也耐得住洪水浸泡。村里的长者们在闲话时提起过,曾有那村里祠堂边的老酸梅树遭了雷劈风刮,整株裂开侧倒在地,生机渺然,众人皆以为其必死无疑,结果不久之后,竟然从横倒的枝干上又生出了新枝,数十年后壮大成林,被当地人赞为神迹。这种顽韧求生的品质,并不因酸梅树身处何地而改变。听闻在广东中山的国父故居中,有孙先生当年从海外带回并亲手栽下的一颗酸梅树,早年曾被台风拔根吹倒,过了这么些年也还是斜靠围墙生长的模样,但如今依旧老树新枝,生机盎然!
酸梅树生命力如此强韧,与它拥有着庞大强壮的根系有很大关联。它属于深根性树种,主根粗实深入,支根细密庞杂,铺陈紧扎在土地深层,构建成一个根脉的世界,支撑着粗大的树身,赋予它挺直的力量,傲然天地!树体粗壮硬朗的酸梅树,却又同时拥有极其柔韧的枝条,可以顺风就势,消减风力,当其他树木在狂风暴雨中伏地断枝之时,酸梅树却少有折枝倒树的狼藉,依旧一副笑看风雨的从容之姿,是极其难得的抗飓风树种!这铁躯韧枝的特质,是酸梅顺应自然趋势而形成的物种特性,只有顺应天时,强健自身,才能成为自然进化选择中大浪淘沙的胜利者。
在大自然中经受风雨雷电,都依然茁壮地成长着的酸梅树,最终却是倒在了它们所荫凉庇佑的人类刀斧之下!一直以来,乡村的人们,对酸梅树都有一份日久而生的爱惜之情,自然而然的,对于那些上了年头的老酸梅树,也有不去随意砍伐的呵护之举,除非是那根遭虫噬而枯,或者是在风暴中自然倒伏死亡的老树,才去劈伐了取做它用。但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全国大炼钢铁搞大跃进的年代,极左思潮席卷和疯魔的整个的社会,让人们的言行,失去了原有的情感标准和行为准则;大量的老酸梅树和其他的林木难逃劫运,被成片砍伐殆尽,送进了锻造木炭、冶炼钢铁的火炉。这导致海南酸梅树的数量急剧减少,成材者更是幸存无几!这一段历史,是酸梅树的的悲剧,也是中国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