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8月份之时,本人用非专业的、普通市民的视角和感受写了一篇名为《三亚城市地位与商业发展不匹配的尴尬》,叙说了在本人见证下,三亚发展的一些历程以及期待,文章也获得了广大天涯版友的关注和支持,也发现文章也被地产商转载过。所写此文章也第一次出现访问量过万,说明大家对三亚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三亚商业发展的关注。从评论留言来看,文章观点有人支持也有人否定,这或许就是论坛本身好玩的地方,写这样的文章不涉及道德,不会存在明显的对与错,观点相互切磋。
时隔三年,本人觉得有意思再写一篇关于三亚商业这三年发展的一些事,观点不会太客观,因为希望写的东西还是有点血肉,表达喜好。因为也不是学商业和经济类学科,文章会缺乏相关专业数据和论证,只是个人观察,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这三年,三亚商业发展的如何了?其实更多的是在预料之类,也符合了一贯三亚商业的“保守”态势。虽然三年前的文章如何如何的说三亚商业发展与城市地位不匹配的问题的时候,许多网友说三亚商业发展跟地位是匹配的,确实不能否定的是:再怎么出名的城市,游客再怎么多,缺乏本地人口支撑的三亚,商业发展的保守就不难理解了。
三年了,叫嚷着三亚该有品牌大型超市的口号也喊累了,大型超市还是出现的,只是没有品牌超市身影。当东岸棚改地块曾经注明“必须引进大型国际知名连锁品牌超市”作为企业竞标条件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三亚领dao们甚至比我们还着急,比我们还迫切知道三亚要弥补什么,缺什么。当下我们正遇到了实体店停止大肆扩张、逐渐缩小阵地甚至“打包走人”的现状,包括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这些国际品牌连锁。据了解大润发华南区招商这块是不断有来考察三亚项目的,接触过蓝海华庭等商业项目,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符合大润发开店要求。其实很多人认为,或许有没有大型连锁品牌对生活也影响不大,生活依旧要继续。况且我们也有大型宽敞的单层超市新鸿港超市某超市和新开蓝海广超某超市。
大东海商圈因为游客的原因,大菠萝、夏日看上去依旧不错、人流可观。传统解放路商圈中,加入了7万平三亚地下风情街,有吃、有喝、有玩、有买,基本都是大众消费,非常符合地下商业街的气质,商家还很用心的设置了一些天幕、”威尼斯水系“观赏体验感强的一些元素,加之热辣似火的太阳,有了从地下逛街的一些理由。解放路步行街如何呢,很久没有去逛了,地下街的开业说影响不到步行街受众人群是不可能的。一方百货和宝胜广场如何呢?去看看就知道了,除了一楼卖名表的服务员会招揽生意以外,楼上卖皮具箱包的服务员就闲的像稻草人一样,商场空置率也较高。其实,我曾经就认为这两个商场必须转型,三亚是可以做一些品类的专业市场的,当然除了古玩还有体育运动休闲用品类这样的专业市场,像内地有的一些品牌,比如劲浪体育或是迪卡侬等都可以成为招商对象。还想着用商城分割成无数小块高价出租出去的时代现在已经慢慢变得不现实了,至少目前从这两个商场现状来看。因为商场并不像万达、吾悦新城广场那样具有标准化的硬件设施和品牌号召力以及专业商业团队,所以必须要引进具有吸引力几个大主力店进行支撑人流,再利用剩余空间进行整合包装引入一些吃、用、体验(健身、健美、美容按摩、医美、培训等)或者一些个性化的小品类目。
改变就会有机会存活,不变或许也会死,但是真的不变会死的更早。
所以,三亚的商人们也开始改变,三亚明珠广场装修改造了,不过这样的装修改在效果估计是三亚商业18年最大的商业笑料吧。整个商场继续在沉沦。整的跟它的颜色一样,土里土气,请用心一点,不要敷衍了事,毕竟明珠广场在海南商业地位还是有的。请学习一下海口南亚广场外立面的成功改造,把涂料变成高大上的金属。
一方百货也寻求改变了,就是引进了盒马鲜生。其实当看到海口开了盒马的时候,我也觉得靠近第一市场的宝盛广场应该可以引进的,只是倒是一方百货自己有了动作。今年10月将开业,据了解海南的盒马先生是阿里和大润发合股成立的公司。据说因为海口盒马3个月亏损近千万元,大润发已经从中撤出股份。海南其实买生鲜还是比较喜欢去传统市场,像这样冷鲜产品能不能让海南本土百姓认可真的有点不容易,所以有点为三亚盒马鲜生担心了。其实更重要的如何选择符合三亚市场的产品以及如何能让年轻受众喜欢上逛街买菜或者手机直接下单买到心仪商品,需要花心思和一番功夫。
19年三亚商业最大遗憾(蓝海广场)
其实三亚本来可以拥有一个媲美万达或者吾悦广场那样基本品款质的大众商场。可是由于自身规划原因,商场营业面积估计不到4万平米,导致不能成为一站式的购物场所。外面广场空地太大了,简直是浪费,如果是万达,估计项目都要建设到接近马路,不会留太大空地。商场从服装鞋帽箱包这块相对欠缺,餐饮虽然占了2层楼,但是店的数量还是不太够,但是餐饮这块还是基本满足。毕竟引进的餐饮店还算不错。像这样的店有些项目就只能舍掉,不能贪大求全而成不了气候,电玩这块应该舍去(同质性太强),增加些体验性的,比如书店、专业美容按摩之类。健身这块不应该开在商场里,商场本就不大,应该开在写字楼上。总之品类还需要慢慢调整才能改善先天不足。很多人在大众点评留言说,终于三亚开出一个像样点的商场了。确实如果单从外立面和内饰以及洗手间来看,商场标准足够,招商品牌也算是惊喜,甚至个别品牌是海南首店,比如:真功夫。三亚首店:小米、幸福西饼实体店等。服装潮牌”冠军“已经开不出了。
蓝海广场:
说到主题吧,看看标题,希望版友们别蒙圈,什么河西、河东?其实说的是三亚,三亚市区以前就两个区,河西区和河东区。那么从目前趋势上看,曾经商业繁华,人流旺盛,河西人引以为傲的三亚传统商业区河西区(现天涯区)即将被即将崛起所河东区(现吉阳区)所改变,可以说地位将被挑战(在三亚规划的活力新区没有启用之前)。毕竟从可用地来说和目前的规划以及区域的可塑性,吉阳区将更具优势。毕竟这里有迎宾路,迎宾路是从海南东线进入三亚市区最主要的一条道路。现在随着海南建设自有贸易区(港)的重任已经到来,这对整个三亚发展进程来说大的气候和方向性已经发展重点都需要改变和调整了。当初的东岸地块即将在挂牌之时因为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时候而取消挂牌了,当重新挂牌以后,东岸地块变成了总部ZY商务区的起步区。引进条件不再是"需引进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了,而是“需是世界500强”、“需在海南设立区域总部”等严苛条件。三亚商业发展也更高标准,企业也在引进项目上和规划上更将重视三亚未来的发展趋势了。
吉阳区目前商业在建和规划看点:
火车站商圈:(夏日体验广场 益田万悦新天)
夏日体验广场是超大型项目,值得期待。除了项目方是外商独资以外,设计方是全球著名设计公司Aedas建筑事务所。而且设有公交大巴转乘项目。项目体量也很大,虽然原规划被修改了,项目变小了些,但是还是值得期待。两个商场,辐射周边,高铁客流加持。投资15亿,预计2021年底营业。目前在基坑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夏日4.0版本体验商业效果图:
益田新天地
新鸿港商圈:
除了新鸿港商贸城持续招商引资外,周边将有两个规划大型项目,一个是广大集团建设的光大广场项目(估计10万平米、未开工)还有一个是瑞都新天地(3万平米,已开工),项目选址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周边人口和商业氛围还相对不成熟。
瑞都新天地(效果图)
东岸起步区规划项目:(大悦城、大悦环球中心等拟投资120亿,分三期建设)
效果图
月川商圈:天悦城 居然之家生活广场(7万平米)
第一个商业项目:天悦城(10万平米商业,估计会是首个三亚一站式建成的商业项目,目前已经出地面,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建成。
效果图:天悦城
居然之家生活广场效果图:
以及以及东岸起步区还有未出让的地块,月川起步区的地块,天涯区棚改凤凰海岸地块以及海坡棚改地块等等,都规划有商业设施。虽然很多人对三亚商业比较满足,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经常看新闻,三亚领dao在被采访时候经常说三亚所欠缺的是: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希望在未来时间里,三亚加速度,弥补短板。届时的三亚不单单是看山看海住酒店,更是一个像香港一样的购物天堂。
未来三亚商业将进一步完善,商业分布区域更加合理。商业硬件和软件设施随着国内外品牌、团队人才的进入三亚的商业将会有质的飞跃,老牌和新晋商人们如果现在还没有危机意识和改善举措,将会错失未来三亚以及整个海南建设自贸区(港)带来的各项福利,本土企业也不要气馁,只要你还在用心,还能接受新事物,还想改变,那就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市场经济中残酷竞争无法避免,优胜劣汰必然出现。
虽然很多人对三亚商业比较满足,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经常看新闻,三亚领dao在被采访时候经常说三亚所欠缺的是: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希望在未来时间里,三亚加速度,弥补短板。届时的三亚不单单是看山看海住酒店,更是一个像香港一样的吸引力的具有海南自贸区(港)特色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