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
2004年,符海冠考上了海南师范大学,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的他,因为经济困难,大一没上完就辍了学。之后他辗转海南各地打工、做生意,开起了饭店,家中生活慢慢好了起来。2015年底,苏洪武向他发出了真挚的回乡邀请——回博后一起干吧!怀着对好兄弟的信任和对家乡的期盼,符海冠把生意转手回到家乡。如今,他是博后美丽乡村合作社的监事长,虽然收入少了,但村里的美好前景,却带给了他以往在外做生意时没有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而苏洪武资助过的许多村里的学子,曾散布在成都、天津、武汉等等这些遥远的地方读大学和工作。近几年已经有一些回到三亚和村里工作,还没有回来的人,「村里什么时候需要他们,他们一早就说了随叫随到!马上合作社要开始建民宿网络,正是他们这些大学生大显身手的时候。」
几经周折的博后,慢慢洗去了往日的蒙尘,散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引力。今日,当我们穿过亚龙湾那条名声在外、树影斑驳的榕道,再拐几个弯,就能看到这个玫瑰飘香的海南五星级美丽乡村。小桥流水、榕影清凉、民宿成排、还有绿色有机的田园蔬果和鸡鸭,以及田里的玫瑰花。
这样的美丽引力吸引的不止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美丽乡村合作社中的其他两大合作投资商,是来自浙江和西安袁家村的两个公司,也是苏洪武他们在长期的推介和考察中,所结识的独具慧眼的朋友。如今的村里面,有来自北京经营民宿的小伙子、有来自上海任职合作社的年轻人,有精心聘请来的各方设计师,有来自杭州在此建起公司大本营的企业经营者,也有来自东北的建设者。
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来了,这里有山、有花、有海、有悠然整洁的农家,村里的民宿生意越来越好。
打造一个黎族风情小镇,是苏洪武带领的美丽乡村合作社的大梦想。建特色黎苗乡村和农业生态观光园、邀请黎苗歌手进驻慢慢形成黎苗音乐部落、构造一个多类型民宿综合体……苏洪武开心地拿出村中在建的「荷塘月色」系列效果图,的确是一派美丽又充满野趣的农家风光。
但4000多人的村子里,还是有许多困难户。看起来美丽的事业在推动起来时,依然是困难重重。苏洪武有时会陷入愁绪,然后再重振旗鼓走下去。他不会忘记回乡后自己一边在村中奋斗一边在外投资创业时遭遇的困难,因为种种原因,他的海鲜广场无法开业,以每天亏损几千元的速度持续了两年。但他还是挺了过来,白发增了不少,村里的事没耽误,应对困难的承受力也强了许多。所以作为社长的他,不怕困难,最大的愿望就是村里人的生活都好起来。
在美丽乡村合作社的股份制组成里,有10%是专门用来在村里做公益的基金。凡是村里生活困难的、生病的、读大学的,都有相应补助。这正是苏洪武最初愿望的小小实现。
走到绿树掩映中的博后游客中心后面,有一片在建的工地,这里的房子从多年前的茅草屋变为了砖瓦房、再变成后来的楼房。现在,楼房将在专业设计师的图纸下变为风格各异的高颜值民宿群了。
在苏洪武以及和他一起奋斗的人们手中崛起的美丽博后,今日已经可以承载起家乡人的美丽乡愁,而在不远的将来,也定将安放下许多慕名而来异乡人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