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海南乡下往事,似乎有些不妥,因为不是海南本土民众所为,但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海南本土的一段往事,姑且这么称呼吧!我童年时候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事情,所以印象深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大约20年时间里,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一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大陆“乞丐”――加引号是因为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乞丐――到海南乡下挨家挨户贴“福”字。只要他们把福字往你家门上一贴,就赖着不走,直到主人给他们2毛、5毛钱或更多钱。
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海南本土不曾出现过流民,也没有形成乞丐文化。海南本土乡民饿死都不会去乞讨,因为那是最丢脸,最可怜的事情。七八十岁的老阿婆,也要自食其力,卖槟榔、瓜果、糕点等其他东西,绝不伸手乞讨。总之,淳朴善良的海南本土乡民无法理解一个外地人,在过年的时候不回家,还要流浪他乡乞讨这种事情,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可怜是事情了!
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海南本土乡民看到贴福字的人,都会觉得他们可怜,都会很同情他们。几乎所有贴福字的人都能从他们贴出去的每一个福字中得到他们所期待的好处:2毛、5毛、几块,甚至更多。
我清楚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家门上被贴上许多大小不一,各种难看字体的福字,密密麻麻,颇为壮观。当时我奶奶健在,不让我父亲撕下来,说已经贴上去了,钱也给了,就当花钱买来的福气吧!
我还清楚记得,有些好心的乡民还招待贴福字的人吃饭,给钱,送米,送衣服的。真是纯朴善良的海南乡民啊!
“贴福字的”成为未出过岛的海南本土乡民对大陆人的第一印象。好多父母跟孩子说,要好好读书,要不然长大就当“贴福字”的啦!去大陆读书毕业了也要回海南,不要留在大陆贴福字。如果有的小孩子穿衣服不爱干净整洁,就会被其他人嘲笑,你怎么穿得跟个贴福字的一样?真是“败色水”(海南话:丢脸)。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交通越来越发达,信息不再闭塞,海南本土乡民了解到以前那些过年来贴福字的人大部分是职业乞丐,他们不干活,乞讨之后就去酒店大吃大喝,还要回老家盖好房子。越来越多的海南本土乡民对贴福字的人感到厌恶,从原来的可怜同情,施舍,演变为驱赶。贴福字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大概是贴福字拿不到钱了,也大概是他们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了。
大约在2000年前后,春节我再也看不到贴福字的人了!绝迹了!
这算是海南乡下的一段有趣往事吧!但愿在海南永远绝迹,在全国永远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