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规划图上,T3航站楼在国际航站楼左边,面积将是现在T1+T2的两倍还多,有7个登机廊桥,接送机车辆的交通规划也更加先进,新航站楼将满足凤凰机场达到年吞吐量2700-3000万人次/年。优化各类交通方式衔接集散,提高机场枢纽服务水平。积极做好第七航权开放准备,打造链接世界航空枢纽。积极推动远期新机场建设。
1、构建机场内部各枢纽之间便捷衔接。
规划形成T1/T2航站楼、T3航站楼、高铁站、新建交通中心之间便捷的接驳巴士环线系统和人行连廊系统,为机场旅客提供航站楼-高铁站-新建交通中心之间的优质接驳服务。
规划人行连廊布局示意
2、新建T3航站楼采用单行环线组织模式。
通过地面单行环线串联T3航站楼和交通中心,高效集散进出场交通。近期在单行环线与鹿城大道交叉口设置信号灯,绿灯时间资源侧重南北向交通。远期鹿城大道局部段下穿,地面取消信号灯,提高单行环线效率,实现客货组织分离。
远期T3航站楼交通组织示意
3、优化T1、T2航站楼及国际楼交通组织。
分离国际楼驶出交通流线与T1/T2航站楼驶入流线,采用单行环线组织形式。高峰期机场出发交通可利用地面车道边组织,缓解进场交通压力。
4、近远结合优化航空货运交通组织。
规划货运交通采用“北进北出”的模式,在鹿城大道南侧、物流中心前局部段新建货运专用路,利用货运专用路、梅村东路、三横北路等组织货运交通。近期鹿城大道与梅村东路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远期鹿城大道局部段下穿,实现客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