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尚旅游
中国人吃粉花样繁多,新疆热辣的炒米粉,广东重油猛火出来的干炒牛河,桂林米粉的卤水,锅气十足的南昌炒粉,还有武汉浇上红油爽滑无比的生烫牛肉粉,更不必说在米粉界居流量之首的螺蛳粉,一提起来恨不得立刻吃到嘴里才能解馋。
它们有的可以像米线一样筋道弹牙,有的却和挂面一样软糯入味,这样的食物差异,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的地域辽阔还有劳动人民创造的智慧。

中国南部大多数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米粉,它们是很神奇的存在,粉由米制成,而米作为南方人的主食,自然大受欢迎,南方人对其做法也上心无比。
张佳玮曾对南方的粉赞不绝口:南方诸省,另开一片粉天下,有些天下三分得其二,南国一叶小朝廷的意思:虽然不如面声势凶猛,但有规格,有派头,自成一家。而海南就是其中很有自己特色的一家。
在中国的嗦粉版图上,海南的粉和它的地理位置一样,带着南方特有的温和恬淡,但这样的“淡”并不是寡淡无味,恰恰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馈赠给这座小岛的自然味道。不管是在老爸茶店,还是在街头巷尾,有海南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粉。

在海南,从街头到巷尾,任何一家看似不起眼的老店,背后都必然有一批忠实的拥趸。细软洁白的米粉,配上花生,酸笋,豆芽,牛肉或猪肉,浇上一勺卤汁,再撒上翠绿的香菜葱花、碾磨好的花生芝麻碎和炸蒜泥,喷香扑鼻,着实让人胃口大开。

每天大街小巷的粉馆子里都是最热闹的,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洁白顺滑的粉浸满浓香的汤汁,上面铺着满满的盖码,放些葱末和辣椒油,一碗粉下肚胜似天堂。
海南人的粉各有千秋,各地都有吃粉,比如抱罗粉、陵水酸粉、澄迈粉等,大多以地域冠名。海南的粉除了口感、质感各异以外,味道和做法都是有讲究的。
海南粉
清晨一碗海南粉是一个符号式的海南习惯
亦是小岛居民欲罢不能的嗜好

卖腌粉的小摊一般摆在村头树下或街道的骑楼下,各种形状的木凳子整整齐齐地摆好。你会看见旧时卖面的老倌从水桶里拎出个小八宝碗,麻利套上塑料袋,抓一把米粉放到碗中,老倌用一把小汤匙不断地往碗里面勺油,然后用筷子搅和,那变戏法的动作把你的食欲都搅起来了。
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细如丝。其食法,北方人叫“凉拌”,海南人叫“腌粉”,即在制好的米粉上加上牛肉干、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葱花、肉丝、香油、酸菜、香菜等,然后拌上勾兑好的芡(卤)。

因为海南粉的细,所拌的料才能入味,经拌均后其味醇香扑鼻,余味无穷。干吃的关键在于卤汁的调配,浓稠芡汁裹着丝丝缕缕的米粉缠着口感不一的食材,恰当的调味甜咸适口,稍带粘稠感的卤汁和米粉拌匀后,配上酸菜花生笋丝,一碗入魂。
米粉吃到碗底,一定要喝用海螺煮的海螺清汤,老海南人会接上一碗汤倒入碗中,呼噜呼噜一碗下肚,鲜香无比,也是双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