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的文 190楼
这个孩子跟我以前带的一个小六孩子一样,常常给我惊讶。她有一次就带一本《巴别塔之犬》过来津津有味地看,上初一就发短信问我对余华甚至张小波(感叹号)的书的看法。
如果此篇作文没有修改过两遍以上,我觉得您的女儿只能用少年英才来定义了。纯粹从文字判来说,这作文挑不出毛病;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老师所能理的“好”了。我的那位学生,在学校也是异常的叛逆,对老师总觉其“幼稚”。
我从老师......
-----------------------------
@candyxiao020 2012-9-12 17:28:00
是的,你的评价很客观,我也确实在她的不少文字中体会到了对抗的情绪。尤其是在四年级下的时候,当时的老师对她文章的打压更加严重,已经到了导致她放弃写任何文字的地步。其实,我很是感谢现在这位语文老师,起码她对女儿的文章大多数是欣赏和宽容的。有了她的包容,女儿才重新焕发出写作的热情。把大家的回复都给女儿看了,尤其是你的最后一段,她心悦诚服地表示赞同。或许,我小看了她,在坚持自我与适应环境之间,她最终能找到......
-----------------------------
习作所要描写的恰恰就是在重压下被碾平的性格,除了偶尔才能表现出的仅存率真.就这篇习作而言,小作者表现出来的更多的还是一种苦闷和彷徨,她不愿意成为那种人,但怕自己最终还得成为那种人.她的内心处于挣扎和煎熬之中.也许她已经反抗过了,但无济于事.
你家小女在写作方面真的是不得了,不过再大的天才也会写些应景应试之作,李白如是,苏轼如是,所以,适当学写点应试写作也无妨,何况功底在那里,真的诚心糊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第二个方法,不是喜欢写吗?那就写嘛,现在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已经很好了,那就模仿阿,模仿别人的口气来写,这也是练笔阿.比如,模仿一个应试成绩很好的人,模仿一个刚到大城市的孩子的口气,模仿男生的写作.诸如此类的.这样,以后就能熟练更换不同的笔法,帮助自己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个方法,跟老师商量,如果能够保证作文能在考试中保持某线上,申请免修作文课,女儿就可以少写练习,只管考试拉.
第四个方法,感觉你家在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因为有"学而死"嘛,大城市相对宽松些,那就特事特办,拼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