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为什么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当作经络的主体部分呢?仅仅是因为它们“深而不见”吗?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经络系统中,除督脉、任脉外,只有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有穴位,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这儿说的巳经很清楚了,是“凡二十七气以上下",而不是“凡二十七气血以上下”,我们都知道《内经》所说“百病皆生于气也”, 而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运行的就是人体最重要和最宝贵的 “气”,所以在经脉上的穴位也就自然是这种“神气之所游行出人”的地方了,在穴位上针灸,调节的就是气,明白了这一道理,一句话就可以把针灸之道说清楚,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讲:“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终始第九》也讲:“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如果不明白这一道理,还在找经脉和穴位的实质性组织结构一是什么样的“皮肉筋骨”,那就只能会如坠云雾之中,漫无边际,徒劳无功了。古人写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多一个字就多一分重量,阅读和携带都不方便,所以 《灵枢》惜字如金,通篇几乎找不出多余的字句,但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后人对经脉和穴位的理解很可能出现偏差,很可能要用解剖刀和显微镜去找,所以还是不惜大费笔墨地接着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肉筋骨也。”
十二经脉主要是运行气的,络脉除十五络外主要是运行如的,所以说“经主气,络上血气因为血中有气,气中有血,如《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说:“故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焉。所以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
虽然我试图用浅显的语言和比喻让大家理解经络,但到目前为止,经络的全部内容还是难以用现代语言把它说清楚,经络的实质到现在仍是一个谜,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我的看法是,经络之谜一旦解开,不仅会引发针灸学和中医学的一场革命,也必将会引发整个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一场革命。 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换言之,在当今和今后较长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还难以达到将经络这个千古之谜彻底解开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