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好酒的标准。

楼主:王茅6353 时间:2020-05-09 12:18:14 海南 点击:303 回复:4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白酒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有了质量的概念,当然那时候的质量只不过是酒精含量,以今天的质量标准去看就显得十分可笑。不过今天的生产标准依然不够完善或者说根本很模糊,我们知道如今国家标准已经对各大香型的白酒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也有相应的卫生指标和品质指标,可以通过一些理化指标来评测,。
  不过,推荐性国标的是以生产检验,食用为标准。但是标准是纸上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标准分国家标准GB、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国家标准又分为两种,GB是强制性国标,GB/T是推荐性国标,强制性国标的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标准。
  推荐性国标的是以生产检验,食用为标准。但是标准是纸上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现行的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 26760-2011),明确规定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这个标准就是大曲酱香坤沙白酒。
  以酱香型白酒为例,
  GB/T26760有一级优级之分,而区别就是酯类、酸类、固形物等含量的多少,也就是说在质检的时候就会以这个理化指标为参照,而所述的大曲坤沙茅台传统工艺等等都是一些相对而言的“空话”,因此,或许只有茅台这样的国有大酒厂会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一些小酒厂或许就是投机取巧,只求满足理化指标了。
  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比如我采用碎沙法酿造了酱香型白酒,如果酯类含量不够,那我添加乙酸乙酯等,酸类不够就加酸,总之达到理化指标就算合格,所以有很多成本不过几块钱的液态法酒精白酒也能堂而皇之地打上GB/T26760(优级),内行人知道那是假的,酒的品质肯定不行,但老百姓消费者不清楚啊,他们如果只看执行标准自然就被商家坑了。
  另外生产标准中规定了原料必须是水、糯高粱和小麦,实际上在质检的时候并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是不是糯高粱和小麦酿造的,因为粮食变为白酒之后只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和水以及极少量的酯类、醛类、醇类、酸类物质,而最能体现原料的酒糟却被用于其他用途,所以这一点很难鉴定。
  比如,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王茅集团公司出品的白酒通常被称为嫡系,这些产品的品质更有保障,价格和价值也是正相关的,乱价现象很少。茅台股份的白酒包括飞天(五星)茅台及更高年份的茅台酒、茅台王子系列、茅台迎宾系列、汉酱酒、三姓茅台等。王茅酒目前唯独一款6353.
  而它的生产标准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GB18356、国家标准GB/T26760(优级和一级)和企标Q/MTJ0230(茅台王子酒,还有迎宾酒Q/MTJ0229)。如果依照生产标准中的理化指标和要求来看国标优级肯定大于国标一级,而企标多数时候也大于国标,茅台酒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则是至高的存在,不用考虑肯定比其他的都高。
  实际上是,茅台迎宾酒目前的生产标准就是GB/T26760(优级),而比它高一档的茅台王子酒却是GB/T26760(一级),二者价格相差60元,品质上大家也知道差距。另外茅台迎宾酒中国红的生产标准是Q/MTJ0229,这在逻辑上也不符合企标高于国标的说法。当然,茅台酒那个国标比较特殊,只适用于飞天(五星)茅台酒及王茅6353酒。
  所以说,在茅股产品中来看,生产标准不代表品质,说到底那只是一个底线标准,而且理化指标到底呈现了白酒品质的多少成尚未可知,因此,国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酒厂都要用国标。
  到底如何定义一瓶好酒呢?
  1、源自优质产区
  2、遵循传统方法酿造:
  3、坚守优质、纯正、道地、足年份
  5、从原料到酿造,到蒸馏,到贮存,到勾兑,有酿酒大师参与
  6、酒体结构健康养生的酒
  简单说就是:安全、风味、健康、养生
  酒体安全指标:不口干、不上头、不烧心、不伤胃、不伤肝
  酒体风味指标:纯净、协调、平衡、柔和、自然、格调、优美、典型
  酒体健康指标:舒筋活血、新陈代谢、激活细胞、改善微循环、延年益寿。
  酒体养生指标:散郁结、除邪气、通诸经、升阳气、和元神、解烦恼、舒肝气

  

  

  

  

  

  

  

打赏

0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7张 | 添加到话题 |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