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一分险,是人三分脾气。
有时那么一点情绪,一点心塞,工作的不满,生活的未尽意,总会体现在方向盘上的。
还有人的驾驶习惯不同,在你这边无所谓的事,在另外司机眼力就是挑衅惹事的节奏。
路怒导致的事故,社会上已经举不胜举的例子,成都女司机的蛮横不让道,男司机的暴力相向,最后搅的男司机入监,女司机生理周期都被推测到网上。更有胜者双方隐私开房记录更是广而公布天下。还有深圳两司机北环大道斗气相撞,连续数公里,险象环生,最后各扣分罚款抓人,得不偿失。
更甚的网上流传有东莞比亚迪居不让路权撞翻违规插道车的事件,不竟又把人拉回到事件的根源上来。

在这个向来是道德至上,用道德和法律一起审判案件的社会里,到底是行车路权在前,还是保证大家相安无事让行违规保证路路畅通在上呢?
个人认为,在法理上肯定是路权第一,但实际上在中国开车是先比胆子,再比反应速度技术,基本是一方的逞强是建立在另一个车的主动退让基础上的,和炫耀的技术无关。如此才是道路的和谐和畅通安全,个人不赞成为了路权撞车出事故,但听到有人为了路权居不让行发生事故的,我还是愿意心里支持那些坚持路权的司机,社会上不能人人做这类司机,但有少量的这类司机还是更能震撼那些不守规则的无良司机。这个有时比罚款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