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看过老版《西游记》电视剧的人,无不对女儿国王左一个“御弟哥哥”、右一个“御弟哥哥”印象深刻,也无不为“大唐御弟”与“西凉御姐”这桩门当户对的美好姻缘未能实现而感到惋惜。惋惜之余,却少有人深究,这“大唐御弟”的身份从何而来。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独自前往天竺取经的,虽然求法归来后,唐太宗对法师备极礼遇,但其人并没有如此显赫的身份,甚至没有官方的支持。贞观元年,玄奘法师曾上表自请西行求法,但未获得朝廷批准,法师这才不得不私自越关西行。到了小说《西游记》里,三藏才与唐太宗有了兄弟之约:(唐太宗)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从历史的角度看,僧人愿意去取经,皇帝竟然高兴得与其结拜为兄弟,可称得上是奇文非常了。但从小说的情节看,太宗的这番行为却也不是不可理解。因为太宗游地府时曾许愿,要建一场水陆大会超度地狱中的众多亡魂(小说暗示,这些亡魂都是在唐朝开国战争和太宗登基的血雨腥风中的战死者),但玄奘在水陆大会上只能宣讲小乘佛法,观音菩萨点化说: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正因为法师自告奋勇前往求取的真经恰是皇帝所需,太宗这才感恩激奋,与法师结拜为兄弟。并且直到小说最后三藏取回真经,唐太宗确实也如约履行承诺,“就于雁塔寺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照应游地府时的情节。所以从整个小说的情节来看,其叙事逻辑是圆融自洽的。第三个层面,从故事的历史渊源,或者小说创作的素材来说,玄奘法师与皇帝约为兄弟之事,却是有史可依的,只是这位皇帝却不是唐太宗。据玄奘法师的弟子慧立、彦悰所作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法师几经生死独身穿过沙漠来到伊吾国(今新疆哈密),临近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听闻法师佛学修为精湛,便遣使迎接法师前去讲经。高昌国王鞠文泰对于法师穿越沙漠、孤身求经的壮举宏愿钦佩不已,亲自举着烛火把深夜到达的玄奘法师迎入皇宫,并劝法师停止西行,受高昌全国上下供养。法师几次想要继续西行都没有成功,不得已绝食明志。直到绝食第四天,鞠文泰才答应其西去,并在佛前结为兄弟:(鞠文泰)乃稽首礼谢云:“任师西行,乞垂早食。”法师恐其不实,要王指日为言。王曰:“若须尔者,请共对佛更结因缘。”遂共入道场礼佛,对母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任师求法。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