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村,这样的乡村名字是不是一听到,就会给人以无尽的暇思,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小资情调,或者是清新淡雅之风扑面而来。

菊池村的一角
其实,菊池村是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从宋朝建村至今,现在是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管辖的一个自然村,菊池村它旁着韩江,面朝莲花山,虽然这村已经有千年历史,但却是一个非常小的村,现在的人口还不到700人,才100多户人家,也是属于澄海区的一个贫困帮扶村。菊池村还是个革命老区村。

古榕垂池

印记岁月的盘龙根
菊池村的名字由来是因为村前有个“寨前池”,自古至今,这个池塘的四周都长满了野菊花,深秋时节,五颜六色的野菊花和清澈的池塘相伴在一起,风吹水动,水动花摇......所以菊池村就因此而得名。
菊池村居民多姓黄,宋朝宋真宗年间,大概在公元1000年左右,在福州任职的黄程,(字号 江夏),因为得罪了当朝宰相,而被革职并除功名,卸官后的黄程一路游学,从福州经古田来到潮汕,看到潮汕这么清秀的山山水水,他就喜欢上这里了,决定不再回福建,而是携家眷立籍安居此处,宋朝时期,是潮汕地区民众聚居建村的高发期,黄氏一族也就在这里安居乐业,开花结果。以后的黄氏子孙后裔再分迁到潮汕各地,惠来,饶平等地都有黄氏的后人,黄程是为该世系的始祖。菊池村现在仍保存着历史悠久的黄氏宗祠。

宫后巷
我们在潮汕的乡村民居住房大门上,常常会看到些刻着“江夏世家”的门匾,其实就是这一族系的后人,创祖人黄程的字号就是“江夏”千百年以来,散居在闽南和潮汕一带的黄氏后人,就是凭借着“江夏世家”这一标志,做为姓氏族亲的系带和印记。

岁月青苔
菊池村虽然规模小,人口少,但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尚读之风,一直是传承坚持着的,这村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因为读书而成功考取功名的黄氏人物,比如有:宋天圣丁卯科进士黄程,宋绍兴壬子科进士黄如晦,就都是考中进士的菊池人,明清时期还有些如:明代建文己卯科举人黄真福, 清代顺治辛卯科举人黄标举人,等等.......
菊池村地处偏僻,人口少,又是纯农经济,经济模式单一,所以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一直是属于市和区政府的扶贫村,脏乱差的现象也是一直是这村的顽疾。
自从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号召推广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以来,新一届的菊池村的村居领导和对口扶持的汕头市科协,带领村民大力响应政策号召,积极行动,大力度地整治脏乱差的现象,拆清各种占地的违章建筑物,规划整理村容村貌,行动也得到村民们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有的村民还主动捐款,捐地,整治行动既保留下古村原来的一些老建筑物,继续维系着那一份千年古村的情怀和凭记,也开辟了新的休闲设施,比如是凉亭,围栏,宣传栏,

菊池赋
行动还整理恢复了老村在大革命时期的一些实物纪念,增加了红色的革命纪念地,绵延着对革命先辈的怀念之情以及提供了现在孩子的革命教育场所。
整治行动特别是重新发掘了菊花这一个古村的灵魂风韵,“寨前池”的四周,现在已经是没有空地可以栽种菊花了,规划便以盆栽的方式,将池塘都用菊花围了起来,这样以最少的投资,收获到了最佳的效果,再次展示出了菊花伴池的风貌和神韵。
但毕竟,菊花只是深秋时节才开的,村里也规划种植了不少的其他品种的花卉,现在是一年四季,都是鲜花盛开。

屋后的美丽
如今的菊池村,处处都展现着一幅幅充满生活色彩的清新画面,房前屋后,灿烂的向日葵花亭亭玉立,热情的鸡冠花燃烧着激情,娇嫩的格桑花随风摇曳,华贵的美人蕉尽情绽放........
清新的一幕幕,取代了过去的脏乱和差。
悦目的一幕幕,呈祥出今天的秀丽和美。

绣花的土地

清雅小院
现在的节假日,每天都有来自汕头,澄海,潮州等地的民众前来这里游玩欣赏美景,而村民们,也会做些当地的传统美食,等待游人的选购,听说过一天最多的接待人数,曾经达了一万人之多。
环境好了,吸引人们的条件多了,游人多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相应地增加了,都说心情决定了容貌,环境好,心情好,笑容也就一样的时时绽放在每一位村民的脸上,笑脸和鲜花,相互映彰,荡漾在这古村的上空,就都是这种喜洋洋,乐融融的气氛。
一个好的政策,一个好的执行力,就是这样产生出如此好的结果,菊池人,就这样将一个千年的古村,重新打造,再放异彩,再现魅力风采。
我期待着,到今年秋季,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我会再来此地,那时,我可以漫走的这古村乡道上,嗅着泥土里的花香,揣品着菊花的傲霜气质,享受着深秋的暖阳,再尝品村里老人家做的“鼠壳粿”........这一切,是多么的诱惑,多么的期待。

清秀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