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甑清烟庭院腾,
臼石围转杵乡情。
凉席满地糍粑密,
糯米飘香到五更。
临近春节,这几日到洞庭湖乡的南县村寨中随处一转,便可闻到缕缕糯米香,家家户户都开始打糍粑了。年味,也在热气氤氲中越来越浓。
“杀年猪、熏腊肉、炕豆腐、打糍粑”是南县村民们过节的传统习俗,而其中打糍粑更是几乎家家必备。要是问为什么会有打糍粑的习俗,大多数人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过年了就应该打糍粑,糍粑打好,糯米香飘出,过年的味道就更浓郁了
而过年打糍粑也已经转化为村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通过打糍粑,村民们你家帮我,我从你家拿点打好的糍粑,大家因打糍粑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打糍粑的背后,不仅是离家在外的游子乡愁和日日想念的家乡味道,也是五新村民们共同的记忆。
打糍粑是个复杂的过程,糯米作为原料,要经过浸泡、吸水、沥水等过程,再放进大锅里蒸,等约莫1个小时热气沸腾、香味满屋的时候,便可以出锅了。接下来才到重头戏,将糯米倒进石臼中,由多个力气大的年轻人一边拿着木杵一边“嘿哈、嘿哈”地喊着口号,你一锤我一锤地交替着将糯米锤成团。其他村民在一边看着聊天,小孩们则大多会在旁边欢快地跑来跑去,等到打好了,便争着抢着扯糍粑吃。
糍粑一般会被捏成圆形,寓意着团团圆圆。寒冷的冬夜,全家人围在火炉边,一边烤糍粑,一边闲聊,慢慢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注:主要内容来自网友姚典君 孙成燕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