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似乎这首诗的阅读体会已经讲清楚了,不需什么语言表达了。
但我的阅读理解不是用语言理解的,而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归纳概括、分析、逻辑判断才产生了结论。
(所以在别的论坛看到的语言就是思考,语言高于思考之类的讨论,我是不屑参与的)
下面从另一个角度讲一讲这首诗。
另一位网友说:宝玉黛玉是两位神仙在人间的替身,虽然受到了“木石前盟”的约束,但已经来到了人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你们神仙的“木石前盟”是你们仙界的事,在人间我们该怎么谈恋爱还怎么谈恋爱。
首先仙界和凡间的差别是天地之差,神仙和凡人的差别也是天地之差,智商也是天地之差,身份职位更是天地之差。
这么多悬殊的天地之差,相当于什么?相当于神仙的地位比凡人高出无数倍,高到什么程度,高到了不能用人和人相比的程度,也就是人和动物的比较,甚至是神仙和蝼蚁之间的比较!
这就存在了不平等的问题了,表面看是神仙领导人性化的安排,让两位神仙一起下世,即解决了在仙界的灌溉之恩无以回报的问题,又照顾到了神仙凡心偶炽到人间休假的愿望。
其实仅仅相对于神瑛侍者绛珠仙子两位神仙来说,就已经存在了警幻仙姑的私心了,这是通过二位神仙下世的替身在凡间完成她的工作职责,神瑛侍者是自己想要到人间休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想邀请什么别的神仙一起出游的。可警幻仙姑却偏偏要故意抢行安排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世休假时,来完成她的职责工作。
警幻仙姑的职责是什么?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这是原文中警幻仙姑自己说的。
其实她的这一安排已经打乱了神瑛侍者原来的旅游计划,但领导安排只能服从,说不定这次旅游还会因此更有兴趣呢?
这是警幻仙姑对两神仙出游的安排私自夹带了自己工作的任务。
对两位神仙的替身(宝玉和黛玉),警幻仙姑就更没有放在眼里,你们(指宝玉黛玉)和神仙是天地之差,算个什么?只是完成我的工作业绩中的一个步骤,一个工作方法、一个工具、一个工作实验对象而已。
什么叫工作实验对象?就是被主人牢牢地看管控制住的对象,就像关在笼子中等待做实验的动物,就像实验室中的小白鼠。
虽然在故事中宝玉黛玉是主角,但在这个作者安排的情节中,他们俩只是警幻仙姑完成工作业绩等待做实验的“小白鼠”。
做什么实验?前面说了:“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看到如此分析,看似歌词中包含了对黛玉还泪的不服、不值得,其实是对“小白鼠”的同情!
这是不是有点没心没肺呀。
所以各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时,各位专家学者在大学演说时,没有必要大动感情哽咽流泪,作者的创作本身就存在这种丰富的感情内容,其中也包括了我说的这种“没心没肺”的感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