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资默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57635/answer/18117437
来源:知乎
真的很难比,除去双方交叉的一些业务,勉强比较一下。各位看官就当看个乐子,那种盈利分析之类的就不做比较了,没有能力。
三星是想什么都做的典型,我认为三星更像是索尼的消费电子产品+松下的垂直整合能力和家电业务+三菱的多元化经营。我觉得三星更有可能做成日本企业没做成的事,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放弃了消费电子行业,日本企业慢慢地有一点去to C的倾向了,这点和美国很像,看看IBM,戴尔和惠普吧。日本无论是日立,还是松下,也都在慢慢除去to C痕迹。目前唯一在坚持的应该是索尼。一是因为韩国目前的劳动力成本还比日本低很多;二是三星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三是韩国很早就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日本一直是以硬件为主的思维模式,在移动物联网的时代,三星赶上了好时候。不过话又说回来,三星真正应该害怕的是中国的企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回答不敢苟同。如果比较合力,即便没有三星强大也绝对不会比三星弱小。下面分析。
一.历史
三菱成立于1870年,至今已经有140年的历史,三星则成立于1938年,比三菱年轻一倍,整整70年。三菱的成立完全带有国家主义的色彩。自从1860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后,首任首相伊藤博文出访欧洲,带回来三句话,“初惊,次醉,终狂”。于是回来就颁布了三条法案,其中一条就是实业兴国。但是民众都不愿意经商,于是政府出钱开办企业,经营几年后赚到了钱,“示以民众有利可图”,随后就将企业以象征性的价格转让给了岩崎弥太郎,也就是三菱财团的创始人。三菱通过造船起家,并且依托船舶,开展全世界范围内的商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可以看出三菱结合制造和商贸的多元化经营的雏形了。在那之后经过了两代人发展,三菱财阀自然而然组建了自己的银行,为贸易和制造提供资金;还有海上火灾保险,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建立码头仓库,存储货物;以及以制造当时船舶运输必不可少的煤炭资源为契机,建立了自己的化工产业。自此,一个互相关联的,融合金融,制造,贸易,保险,物流,和化工的庞然大物呼之欲出。二战结束后,三菱财阀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解体,从此联系紧密的财阀被分散成许多小的独立公司。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三菱喘息的机会,借此契机,三菱再次完成整合,不仅通过互相持股的方式,还通过“星期五会议”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在这一天原三菱财阀各公司老板会集合在一起,共商大事。三菱旗下的各个公司通过互相之间优先进行贸易,以及互相以低价格供货的方式,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比如三菱旗下的日本邮船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单大户,三菱电机,三菱制钢,三菱铝材,三菱申铜又为三菱重工提供原材料,尼康提供航海用的光学仪器,三菱银行提供资 菱海上保险提供保险。这完全是从技术到原材料到金融的一条龙服务。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以上答案不正确的原因。虽然三菱集团看似目前是一个松散的实体,但是其各公司之间联系的紧密度仍然高的出乎常人预料。
二.现状打开三菱集团的页面,点击公司简介,可以看到三菱集团明确说明三菱集团并非一个实体,是由许多公司形成的互相持股的松散结合。三菱公司页面上A-Z按字母搜索公司,只有V和Y没有。再点击Q&A页面,其中有这样一条问题,如何定义三菱集团。公司回答说三菱集团很难定义,如果算上全部带有三菱名称以及所有不带三菱名称的但和三菱有关的所有企业加在一起,总数超过600家,即便仅仅算带有三菱商标的,也有400家。但是这400家中核心企业,就是能够享受到三菱集团上面所提到的一体式服务的企业总共有第一名答案所说的29家。这29家都是三菱“星期五会议”的成员。另外的机构为了更好地宣传其它机构,三菱另外成立了“三菱广告委员会“,这个广告不是AD的广告,是Public Affairs,相当于广而告之的意思,就是老大吃肉,小弟也得有汤喝,一个都不能少。毕竟有股份在里面,哪怕每个很少,好多公司加在一起还是数量相当可观的,生意做好了股价涨了,对其它公司也是大有益处的。三菱的核心集团中有几所公司非常值得介绍。顺便附上一些和三星集团的对比。
1.东京三菱UFJ金融集团。
东京三菱UFJ金融集团由三家子公司组成。一是东京三菱UFJ银行,二是东京三菱UFJ信托银行,三是东京三菱UFJ证券公司。东京三菱UFJ银行在2006年由东京日联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而成,合并后成为了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行。这个最大不是以市值计算,是以资产计算,总共超过了1.6万亿美元,超过了原来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1.3万亿美元。东京三菱UFJ信托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持有美国信托资产1.5万亿美元,并且持有摩根士丹利20%的股票。东京三菱证券公司是日本新4大证券公司之一,其它分别是野村证券,大和证券,瑞穗实业证券。并且是第一家经手的资产超过1万亿日圆的证券公司。有些人在我写的松下的文章中评论说,三星也有金融,是三星生命保险,世界排名236位。三星生命保险很强大毋庸置疑。但是综合商社的形成,或者说一个金融资本主控的大集团的形成,如果集团内的金融企业没有强大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能力,那么这个集团的金融实力一定不会太强大。这就是为什么索尼人寿虽然贵为日本十大寿险公司之一,但是并没有人把索尼看做是金融资本控制的企业的原因,虽然索尼人寿是印钞机。中国以前有很多各种资本系,比如”明天系“,比如”涌金系“,都是通过同时控制很多家上市公司,并且控股中国小型城商行以及拥有全牌照的信托机构,来达到资金头寸的自由拨付。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总是非常牛,最牛的地方是他们永远有用不完的钱。因为六大国有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贷款很多时候是有政治性任务的,加上国有企业有国家信用兜底,想不牛都难。并且还有A股这个巨大的圈钱场所。在这样强大的金融支持下,才会有国企的强势垄断。三星只是有一个保险公司而已,这个保险公司没有办法像三菱UFJ那样向社会吸收存款,也没有办法自由贷款。毕竟那是险资,是保命钱。所以三星生命保险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强大的金融资本的,况且对于三星集团资金的需求而言,这样一个保险公司是绝对如何都无法满足的。日本国内的六大财团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劝银每家都有巨型银行的支持。首先在2000年,劝银和富士财团的银行,加上日本兴业银行合并,成为瑞穗实业银行,合并后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然后在2001年三和财团银行和日本东海银行以及东京信托银行合并,成立东京日联银行;同年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银行合并,成为三井住友银行;2005年,日本排名第四的三菱财团的三菱银行和2001年合并形成的日本第六的日联银行合并,形成东京三联UFJ银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银行。日本的每个大型集团的成功背后都有着强大的金融资本的支持。三星正在路上,目前三星生命保险,海上火灾保险,三星证券的发展势头都非常良好,未来的发展还得静观其变。这样比较,东京三菱UFJ金融集团胜出。
2.三菱控股的JX holdings。
子公司包括了日本石油天然气开采公司,日本石油化工公司和日本矿产和钢铁公司。在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开发加工和贸易方面全面经营,从开采到运输到加工出售一体化服务。有一点像中国的中石化,中石油,中冶,五矿合体的综合性公司。在全世界的14个石油产区,以及世界主要矿产区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等国开采,加工,进口矿产。公司在中国长三角地区也有业务。JX holdings在财富500强榜单上全世界石油公司排名第14,如果算上矿产开发业务的话,在能源公司排行上,仅次于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和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对比三星的化学工业集团。三星的化学工业集团包括三星BP化学,三星道达尔化学,三星石油化学和三星精细化学。这些都是石化公司,如果作为对比的话更像是中石化,而不是拥有更多海外油田的中石油。也就是说三星的化工集团相当于JX holdings的日本石油化工公司。这样比较,JX holdings完胜三星石化集团。
3.三菱商社。三菱商社是日本六大综合性商社中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商社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把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开始,一直到做成下游的产品,通过渠道在终端销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筹集资金和信息等等,都可以通过商社完成。商社就是中间商人,通过贸易,将集团中所有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你甚至无法想象连LAWSON都是三菱商社的终端。下面是在官网上截得一张图。

对比三星的三星物产。三星物产是三星的综合商社。韩国的综合商社模式总共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贸易起家,后做产业,三星是这种,一种是通过产业起家,后做贸易,LG是这一种。三星物产包括工程建设部和贸易投资部。从官网上看到三星物产的产品,现在基本上是以大型工程建设为主。主要是工程假设部在负责。比如著名的迪拜塔,台北101,马来西亚双子塔。维基百科上说这些是三星工程的作品,其实完全是错误的,三星工程的主营业务是各种能源工厂,基本没有地产类项目。三星物产还在09年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拿到阿联酋核电厂项目,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有能力建设核电厂并出口的国家。贸易投资部主要的领域在于能源化工领域的投资,以及整套设备的出口。总体感觉三星物产的模式更像是中国国有企业,以大型工程建设为主。而工程建设部分更像是三菱地产专攻的领域。但是日本的地产公司普遍在世界上没有太大的作为,基本以国内建筑为主。要说三菱地产最出名的手笔应该是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了。如果一定要比的话,三菱更加多元更加专业更加系统,三星项目更大,两家算是打个平手。
4.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是三菱集团的核心部门之一。相关联的企业有三菱电机,三菱化工,三菱汽车,三菱原子力,尼康。三菱重工最让世人所知的应该是其军工行业。三菱重工占有日本军工市场的55%份额。并且其深入参与到全球工业制造体系的产业链中。比如美国的F35的制造,以及波音787的制造日本都参与了30%-40%左右的研发和制造工作。但是三菱重工的军工体系仅仅维持着最低程度的运转,平时还是靠大型的机械设备赚钱。其实三菱重工平时更像是三星物产的工程建设部,平时基本提供建设方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能源到建筑到工厂到汽车到电机,哪里都有三菱重工的身影。对比三星重工和三星Techwin。三星重工的业务比较集中。主要是造船。三星是世界最大造船厂。三菱重工也有自己的造船业务,并且三菱也是以造船业务起家,所以实力非凡,并且有同属三菱系的日本邮船公司这个大客户,产品不愁销路。日本邮船公司是世界上三大海运公司之一。不过目前三菱重工的造船业务主要供给海上自卫队使用。三星重工其它的业务还有能源控制,基础设施和能源解决方案,风能等,也和三菱一样提供一体化城市解决方案。三菱重工军工领域的对手是三星Techwin。此公司为韩国军方坦克制造商,并且顺带进入民营领域的安全服务业务。如防盗设备和监控设备等。另外Techwin还有直升机乘客预约运输服务。这样比较起来,三菱重工全球产业链分工更加深入,三星techwin军工能力突出,三星重工造船一枝独秀,也算打个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