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用经济发展来解释“开学消费热”,恐怕只是管中窥豹。最近几年,尽管中国经济依然在稳步发展,但增速却在渐渐趋缓。然而,“开学标配”的升级势头,不仅没有趋缓,反而一年比一年更加迅猛。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翻了一番,但是,所谓的“开学标配”要花掉的钱,恐怕翻了两番都不止。这种现象不仅与经济增长有关,更与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消费心态有关。
热衷消费的风潮,正在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之间迅速蔓延。和过去相比,今天的年轻人,不仅拥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拥有了更多获取最新资讯的媒介。无处不在的消费推广信息,更早地影响到了这些尚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年轻人。这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年轻人受到的诱惑,恐怕远远胜过那些对自己钱包厚度心知肚明的都市白领。而校园里极为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更会迅速放大包括消费主义在内的任何流行浪潮,让很多学生对这些象征着“潮流”的消费品趋之若鹜。
消费本身并非坏事,年轻人之间有些攀比心和虚荣心也实属正常。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以这种所谓的“开学标配”为代表的消费浪潮,已经在大学校园里造成了一种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压力。